APP下载

公主岭:让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2018-01-22许运新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主岭市互助社火车头

■ 文 / 许运新

吉林省公主岭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核心区,被誉为“玉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近几年,当地紧密围绕各类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优质玉米核心产区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让合作社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能人辐射带动,聚力增效发展

随着返乡潮的出现,越来越多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能人”返回家乡自主创业,他们带回了资金、技术和理念,依托组建合作社实现了聚力发展。

薛耀辉毕业于吉林大学,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薛耀辉也曾计划在城市打拼,过都市人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工作,看到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他决定返乡“试一把”。薛耀辉发现,自己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有限,光靠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快速发展,于是想到了通过创办合作社整合资源,聚力增效。

2008年,薛耀辉返乡成立了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社之初,全社仅有7户成员、20万元启动资金,设备仅有一台收割机和一台拖拉机。薛耀辉确定了依托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主基调,和几个成员成立了农机作业服务队,为周边农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解决了村民打工顾不上种地、雇工种地成本高的困局。

随着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薛耀辉开始依托自身农业机械资源和技术人才的优势,在土地流转和全程机械化作业上作文章。一方面,合作社开始尝试土地托管服务,开展耕、种、管、收全方位管理经营,辐射公主岭市周边多个乡镇及伊通县、长岭县、乾安县等,托管土地面积达到11.7万亩;另一方面,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6660亩,进行全程机械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合作社规模壮大了,但是效益却未能实现大幅提升,于是薛耀辉开始琢磨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营方式创新,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薛耀辉带领成员建设了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的粮食烘储中心,千吨粮储藏囤4个,引进了最先进的烘干设施,玉米收割机直收脱粒烘干入库,大大降低了成本;购买了日加工60吨玉米加工设备,加工玉米面、玉米碴子、珍珠米等各种玉米食品,让玉米身价“涨起来”;立足现有产品,注册了品牌“欣地粮园”,要求成员在流转的6660亩土地上一律施用农家肥,推广玉米螟防虫,开展特色玉米的种植加工,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充分发挥农业装备资源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规模经营,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孟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成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并带头组建了合作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主岭地区的合作社有80%以上是由能人发起建立,“合作社+能人带动”已经日益成为当地合作社的主要组建模式。

开展资金互助,突破融资瓶颈

资金对于农户来说一直是创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资金之“渴”,唤醒农村“沉睡”资本,公主岭地区的各类合作社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997年,时任四平市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管理科副科级巡视员姜柏林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给农民的资金十分有限,满足不了大多数农民的发展需要,金融无法支持扩大再生产。姜柏林在思考中认识到,如果能够把农民资金集中起来入股信用社,农民与信用社之间的关系就会大幅增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华生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成立于2012年,是公主岭近些年新成立的合作社中运转比较成功的示范社。发起人王海军介绍,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区域服务原则,服务覆盖朝阳坡镇所辖区域,保证信用互助金全部用于农业生产及成员生活改善,能够最大限度管控风险。为了审慎经营,互助社对入社成员进行严格审核,从个人信誉、口碑、家庭条件、生活水平、家庭成员关系、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对需要资金支持的成员,还要审核资金投向,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互助社按月向理事会、监事会上报本社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业务状况表,对本社的经营情况进行汇总。监事会还会不定期地对业务运营、财务工作、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审计,对经营有风险、管理有漏洞的及时提出,并限期整改。近些年,互助社陆续推出了许多信用互助措施,比如7天免息及低息助学贷款、为家庭农场提供低息助农贷款、设立扶贫基金等。在资金互助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12年在姜柏林的指导下,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四平地区16家互助组织组建了公主岭市柏林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社。2014年,联合社还专门设立了“稳定基金”,由各成员社按资产总额一定比例交纳稳定基金,用于应对各成员社临时发生的大额支付业务,基金由联社保管,专款专用。

政府牵线搭台,科学引导扶持

万事开头难,为了激发农民办社积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当地政府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努力为合作社发展牵线搭台。当地政府根据财力状况设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合作社示范社。比如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名牌的合作社产品奖励10万元,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的合作社产品奖励5万元,获得地理标志商标的奖励3万元。政府每年还从各乡镇(街道)先进典型中评选出28个市级示范社,各奖励5万元。在激励的同时,政府不断强化信贷支持力度,把农民合作社纳入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按照信用等级和经营状况,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在规定范围内适当下调利率,对暂时集中还贷困难的可适当延期,逐步归还。与资金相配套,当地政府还进一步出台土地支持政策,将合作社用于兴建农机库房、晾晒场等的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对农产品包装、初加工和基地种养用水、用电,免收水费,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道路通行费;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示范社持有和管护,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标准化生产、棚膜经济、农机化示范区等建设项目向优秀合作社倾斜。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目前公主岭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6217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2797家,占45%;农机服务合作社2485家,占40%;畜禽养殖合作社748家,占12%;其他类型合作社187家,占3%。社均注册资金12万元,入社成员达4.6万户,带动非成员2.5万户,入社成员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农民合作社已经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随着各类合作社的不断出现,公主岭市合作社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大量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发展,引导合作模式创新,当地政府大力推动同类专业合作社的横向联合,引导成立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鼓励农户将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入社;建立示范社名录,每年定期从示范社名录库中评选一批市级示范社给予奖励扶持;组织本市各类合作社依托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网这个平台,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合作社与市场有效对接;落实包保责任制,每个乡镇发展3家至5家具有示范性的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各种政策措施的密集发力,必将进一步推动公主岭市合作社大踏步向前迈进!

猜你喜欢

公主岭市互助社火车头
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校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老火车头的故事
公主岭市集中培训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助手试点校
公主岭市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火车头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
金融包容视角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
不高兴的火车头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