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让成员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记山东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

2018-12-14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标准化设施成员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山东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农艺师团队

山东是蔬菜生产强省,设施蔬菜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寿光更是有“中国菜都”美誉。设施蔬菜效益比较好,菜农年收入十多万元很普遍,但技术要求、集约化程度高,大多数菜农不具备相关条件,因此社会化服务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山东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代表。

标准化管理让大棚蔬菜跳出了恶性循环

谈及合作社,还得从其理事长白京波说起。白京波2001年开始从事农业工作,2004年选准大棚蔬菜,在临淄区开始创业。那个时候,大棚蔬菜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已显现,就是农民种植太分散,农技部门又服务不过来,于是都按自己的办法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民被两类人‘绑架’了:一类是肥料经销商。部分肥料经销商鼓励菜农超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那个时候,临淄区的西葫芦到春节时基本上就死光了。一类是农药经销商。土壤有问题,病就多了,部分农药经销商鼓动菜农滥用农药,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又出现问题,导致恶性循环。”白京波说。

白京波认为,靠施肥打药只能加重大棚蔬菜面临的问题,必须从土壤治理和生产管理入手,做出一系列标准来。2005年,白京波喊出“标准化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组织团队到各个点做试验,到2007年就做出了黄瓜、茄子、辣椒等8个标准,命名为“设施蔬菜7F生产技术管理规程”。该规程有设施管理、土壤管理、种苗选育、栽培管理、环境管理、肥水管理、植保管理7个模块,实现对设施蔬菜生产全环节标准化操作,降低病虫害发生,做到化肥、农药减量,修复了土壤,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为了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下去,白京波团队白天组织农民观摩,晚上组织农民上课,每个技术人员每年要讲200来场课。到了2006年,团队服务农户的肥料用量减少了3/4,蔬菜根腐病、银叶病等基本上根除,而且产量持续上涨。2015年,设施蔬菜7F管理技术中的“保护地蔬菜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推广”获淄博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7年1月,“设施蔬菜7F标准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淄博市科技星火奖三等奖。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就是为我们量身制定的

到2007年时,白京波团队服务的农户已超过1000户,为了保证实施效果,农户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由白京波团队统一从厂家采购,这就引起了当地农资经销机构和工商部门的注意。在当地,农资主要由供销系统经营,其他主体要销售,必须到供销或工商部门办理证照。白京波团队并没办理相关证照,这让他们面临非法的境地。正在白京波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刚刚实施。“我认真看了这个法律,感觉太好了,简直是给我们量身制定的。”白京波马上组织成立合作社。因为入社的成员太多,有1258户,光身份证复印件就有好几摞,当地工商部门忙不过来,于是白京波派人在行政审批中心帮着干了一个月,才将所有成员的信息录入工商系统。合作社成立后,吸收成员、技术培训、采购生产资料等活动都名正言顺,发展更顺畅了。2008年,经当地工商部门推荐,合作社被评定为“全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自建立起,就不断完善运营机制。成员入社,要交纳100元入股资金,签订标准化生产合同、服务合同等。入社后,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并承诺实施效果。随着发展,白京波发现成员管理不能一刀切,于是按照与合作社的紧密程度,分成金牌成员、银牌成员和普通成员。同时,为做好成员服务,合作社在临淄设了8个服务小组,每个小组有1个—2个人,服务20个村;每个村设一个村站,有村站长1人,服务所在村成员,一般有四五十户,村站长的首要职责是搞好示范户,通过示范户带动成员和农户。在合作社精心组织下,标准化的威力充分显现,在当地的村子或棚区,种得最好的基本上都是合作社成员。

有了合作社这个平台,白京波的扩张步子更大了,从2008年开始发展分社,如今在全国12个省份建立了90多个分社。合作社对外合作也日渐增多。比如从2000年起,当地农广校将一些培训任务交由合作社实施,包括将瓜果蔬菜两年制脱产中专班交由合作社承办,采用田间教学的形式,效果非常好。从2015年开始,合作社开始实施信息化,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开发了“农保姆”软件。2016年,临淄区农业局与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全年农机推广任务委托给合作社。2016年,山东省质监局将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试点单位,将合作社制定的规程导入标准化体系,为制定省标准提供支撑。

“六化三标准” 服务模式成为合作社发展源动力

随着合作社服务内容和理念的拓展,逐渐形成了“制定标准、培训标准、执行标准、服务标准、提升标准”的标准化思路和“六化三标准”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三标准”指农产品品质标准体系、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六化”的内容如下:

1.组织化建设。合作社建立了“总社—分社—村服务站—成员”四级标准化服务网络,提供标准化生产指导和服务。目前,在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河南等12个省份发展了91个分社,建成2532个村级服务站,服务全国61300余户成员。

2.标准化生产。合作社的“设施蔬菜7F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已覆盖黄瓜、西葫芦、茄子、番茄、菜椒、丝瓜、菜豆、甜瓜、西瓜、大姜、马铃薯、葡萄、苦瓜、草莓、大蒜等10多个品种。

3.专业化服务。合作社遵循产前培训、产中服务、产后总结的服务流程,推行“7+12”标准服务工作法,即7天左右到成员生产现场服务指导一次,坚持12小时问题解决机制,实现农户无忧生产。

4.职业化培训。合作社总结出了培训“三步法”:一是找需求,培训前先了解农户需要什么,土壤存在什么问题,生产中的难点是什么等。二是树典型,将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效益好的农户作为典型,进行积极宣传,以点带面,影响周边。三是推方案,总结完善适合当地的标准化方案,以各种形式广为培训推广。2007年以来,合作社举办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等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5800余期,培训菜农23万余人次。

5.信息化平台。合作社“农保姆”软件是国内首家设施农业标准化服务管理系统,已汇聚20余种果蔬的标准化服务大数据,包括1000余部教学片,296门标准化种植学习课程,20余种果蔬作物35个茬口全覆盖的标准化技术方案,总资源量超100TB。成员可通过农保姆系统实现“傻瓜式”生产,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跨越。

6.品牌化运营。建立了完善的追溯系统,8类产品获得了绿色认证,注册了“思远庄园”品牌,以“生产基地直供社区”“集团采购供应”“订单农业”等形式开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反响很好。

猜你喜欢

标准化设施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民生设施非“摆设”
标准化简述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