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农业托管 稳扎稳打发展
—— 记辽宁省昌图县宝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2018-12-14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昌图县大豆农机

■ 文 / 本刊记者 双 槐

宝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位于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辽宁省昌图县,当地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种植玉米的黄金地段。合作社理事长刘洪波是一位干练的妇女,她表示合作社的规模不算大,发展也不算快,但成员们的利益都寄托在合作社身上,必须稳扎稳打、稳中求进。

辽宁省昌图县宝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收获的玉米

建社:成立合作社,实行规范管理

刘洪波是昌图本地人,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但她始终想自己干点事。2001年,刘洪波借了1万元,连同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共花了7万多元买回一台拖拉机和旋耕机。拖拉机主要用于对外服务,刘洪波的丈夫负责操作,性格热情外向的她则负责协调业务。虽然“养”农机挺苦,但经济效益不错,第一年就挣了4万多元服务费,这在当时是比较可观的了。

其后几年,刘洪波不断扩大业务,年作业面积达五六千亩。2010年,昌图县陆续建立了一些合作社,地方政府也鼓励创办农机合作社,提出只要合作社购买机具达100万元,国家补贴30%外,地方配套补贴30%。随着对合作社的了解不断加深,2014年,刘洪波发起成立了宝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共有5户成员,其他4户都是附近的农机户,平时关系特别好,对刘洪波很信任。合作社给成员免费作业,到年底还进行分红。如今,合作社成员达56户,一些农机户还在申请入社。成员入社,有的是出钱,有的是以机具作价出资,目前总资本金达308万元。合作社没有实行土地入股,由于当地发生了几起私自用农户的土地使用证贷款事件,农户们对土地非常慎重,把土地股份合作当作红线,非常抵触。

合作社设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一年开一次,时间为年末或次年初,商议一年的日程安排、发展方向以及分红办法等。理事会有5位理事,有事随时开会,尤其是遇到重大事情时。监事会有4位监事,重点工作是审核合作社的收入、分配、账目等。合作社聘请了一位兼职会计,该会计以前从事过经管工作,对合作社会计比较了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以理事长为中心,下设专人管理农机、生产、车队,用工优先雇佣合作社成员。由于管理较规范,2016年合作社被评定为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被评定为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运作:流转土地种玉米,发展生产托管

合作社也流转土地,主要种植玉米。由于玉米价格变化大,当地土地流转的价格也随之时高时低,流转协议都是一年一签,如果掌握不好行情,经营风险非常大。2018年,合作社流转了近700亩土地,租金在400元/亩—550元/亩。随着玉米收储机制改革,玉米价格走低,合作社也曾打算调整产业结构,比如改种大豆,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不愿让自家的土地种大豆。种植大豆费地、残留较重,下一茬作物常出现死苗、白化苗等,因此农民流转土地时都会问具体的用途,如果是种大豆的话,农民就不大愿意流转,或者要求提高流转价格,每亩地要贵50元—100元。二是种大豆需要集中连片种。如果土地不集中连片,作业会很麻烦,由于农民不愿让土地种大豆,想流转连片的土地很难。合作社也曾打算种植马铃薯,但面临销售难题,也只好作罢。经多方交流和研究,刘洪波准备明年试试种植黏玉米和五彩土豆,同时探索种养结合。

既然土地流转风险大,合作社就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生产托管上。合作社提供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务,其中全托管是从耕、种、收作业到农资提供一条龙服务。2018年,昌图县对土地全程托管给予补贴,政策标准是80元/亩。同时,为了推广全托管业务,合作社把托管费降低到了380元/亩,比2017年便宜了40元,由于今年种子、化肥涨价,这个价格合作社基本没什么利润。

2018年,合作社的全托管业务其实非常惊险。当地遇上了干旱,一直到5月都没有下过一场透雨,5月23号下了一场小雨,但地也没浇透,合作社全托管近2000亩,其中400亩地一点苗都没出来。“老百姓成天打我电话,我说放心吧,不用担心这个事,6月1日前苗要是不出,所有的责任都由我承担,你的地就包给我,我改种其他作物,是赔是赚我认了。”刘洪波告诉记者,其实她也挺着急,虽然托管合同上写的是遇到风灾、旱灾、雹灾等不可抗力,不算合作社违约,但合作社还是得扛起这个责任,好在5月底终于盼来了久违的大雨。经过这事后,老百姓越来越认可全托管,合作社也树立起了好口碑,很多人跟刘洪波说,我的地以后就一直交给你种了。

另外,合作社也曾想兴办加工,目前来看只能发展烘干,再往下就没有路了。在昌图地区,有两大垄断性的加工收储巨头——中储粮公司和益海嘉里公司。在粮食贸易方面,中储粮的收购量非常巨大;在加工方面,益海嘉里是辽宁省最大的淀粉厂。这两家公司在当地设有固定的收购点,农户种的玉米,直接或烘干后就进了两家公司的粮库,其他主体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期望:发展综合合作,多出普惠政策

对于合作社,刘洪波认为,就是把大伙儿凑在一起,既避免恶性竞争,又提高作业效率,但目前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瓶颈阶段,要想做大做强,综合性合作社是发展方向。因此,合作社打算把种子、农资、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加入进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把成本做到最低、产品质量做到最好、价格做到最高。另外,鉴于群众流转土地意愿不高,导致规模化受阻,刘洪波希望能由政府出面,发展村社合一的土地股份合作,让全村老百姓都加入。土地集中后,可以与合作社的全程托管对接,由于合作社也是村社合一的一份子,可以收取最少的托管费,又有积极性把活干好,最终实现村民、村集体和合作社三赢。

目前,国家出台了不少合作社扶持政策,刘洪波都非常认同。同时,她也有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政策应该更透明化。现在一些涉农政策实施了,但很多经营主体和农民不知道,也没有便捷的渠道获悉,等知道了再去申请就晚了。还有一些政策,时间要求得很急,合作社一点准备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享受不了。二是建议多出一些普惠式政策。目前,扶持政策大多向示范社倾斜,初衷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土地流转,如今正常情况下种玉米流转费500元/亩基本就不赚钱了,但那些获得了政府较多扶持的合作社铆价竞争,50元、100元地往上铆,把整个市场都扰乱了,大家的怨气很大。刘洪波认为,示范社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帮扶其他合作社一起发展,但现实中这种作用发挥不明显,有时甚至起反作用。另外,对于合作社整体来说,示范社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辐射带动有限,而大多数项目或政策,可以由多个合作社联合来实施,如果限定某个合作社去实施,反而是不公平的。因此,建议多出台大众化政策,普惠合作社整体,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当地的全托管补贴政策就很好,大家公平竞争,资质不行的,他自己主动就退出了。

猜你喜欢

昌图县大豆农机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沃得农机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昌图县积极探索侵蚀沟综合治理
不一样的农机展
棉花姑娘(课件)
昌图县太平镇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