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军训安全问题研究*
2018-01-22洪锐锋
洪锐锋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高校军训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一)高校对新生的身心状况掌握不充分
由于新生入学前的体检项目的局限性,学校在新生入学前无法全面获得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精神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方面的疾病?。同时,学校在登记学生的基本信息时,在“既往病史”一栏,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往往担心被学校取消入学资格或被休学,也害怕由于自己的疾病引起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所以他们往往采取故意隐瞒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不让大家看出他有某方面的疾病而带病参加军训,有些疾病极有可能在军训这样特殊条件下发病,这无疑给军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高校新生来说,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于气候、生活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他们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部分同学由于身体尚处于薄弱期,入学后立即投入军训,面对严酷的天气环境、教官的严格要求、紧张的训练项目等,极易出现心理、身体方面的不适应,小到脖子疼、腰腿酸疼,大到中暑、昏迷等。同时,军训期间的生活起居与学生之前的生活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睡眠时间、饮食习惯等,有些学生不注意自我保护,如军训期间熬夜上网、抽烟喝酒、训练后立即冲冷水澡等,极易引起潜在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和复发。
(二)学校或军训基地的安全保障制度不完善
一些学校对军训期间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专门研究和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大部分高校目前进行的军训活动,在机构方面是人武和军事教研室联合办公,更有一些学校不仅没有人武部和军事教研室,甚至连军训工作小组都没有,学生的军训活动直接由学校的学生工作处负责。
大多数教官来自附近部队年轻人,缺少相关的带兵经验,有些教官在训练过程汇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甚至采取体罚的方式,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训练不规范,在训练中引发受伤的事例非常多,如训练场地是水泥地,易引起摔伤、擦伤,严重的会导致骨折、伤口感染等事件。有些训练场地在人行道,要注意过往车辆。有些训练场地有碎石、玻璃等杂物,也会引起学生扭伤、擦伤等。有些训练项目如实地战术训练、打靶训练等,如若保护不好,容易引起较大的安全事件。
(三)军训期间后勤医疗条件有限
部分学校和军训基地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未达到实际的急救需要,如没有考虑医务室的面积、设备、布局是否合理,在遇到重大的伤害事件时专用救护车的配备、距离上级医院的距离、救援通道是否通畅等问题,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高校医务人员在军训前缺乏专业的培训,针对军训期间多发疾病的研判和预防知识,以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外伤等为多见。很多疾病具有隐蔽性,还有一些疾病以感冒、肠炎等形式出现,给诊断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选择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担任校医,对医务保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需要高校配备一定水平的设备和医护人员,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审慎的诊断,并作及时科学的处理。
二、军训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军训前严格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首先,严格新生的体检关。新生的体检是一项很严肃的程序,相关医务室或医院应严肃对待,严禁迁就、走后门、走过场等现象。对新生入学时的身体检查作为重要的依据,对一些有哮喘、高血压和心脏类疾病而被录取的学生,应该严格阻止这类学生参加军训。另外,体检医生不仅要严肃完成各项体格检查,而且应从自己的医学经验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如高温季节利用早晚时间进行军训,避免烈日下活动。合理安检排休息时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激烈运动等。
(二)学校军训组织者应做好军训动员和相关准备工作
军训动员一方面要鼓励学生遵守纪律、克服困难的斗志。另一方面,学校医务部门和军训组织者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状态,在军训安全方面取得共识,共同做好军训前的动员准备工作,从运动和医学护理角度提出军训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急措施。学校应合理安排军训时间和频率,综合考虑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学生的地域特点。校医院应对每位参训的学生的健康资料进行核查,包括健康资料的来源、连贯性和全面性等,确保参训学生的安全。对不能参训的学生可考虑安排个性化训练项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质、体能差异,保证他们既获得相应的锻炼又获得相应的学分,打消他们的顾虑。
(三)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军训安全工作的通知》②中强调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参训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并落实学生军训期间的安全防事故制度和规定,对参训人员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安全防事故教育。学校在军训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后,应及时向所在地教育部门、军事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事故处理完毕,要将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
派遣的军官要具备良好的军政素质,具备良好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训练的实战经验,了解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施教于严、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除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交通、生活、就业以及网络技术、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外,还应当熟悉全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掌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技巧,熟悉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③。对军训场地的硬件设施配备要事先充分了解。实行专业教官准入制度,军事训练项目规范进行科学安排,确保军训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五)提高后勤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水平
高校与军事教育部门应加强义务保健方面的沟通协作,选择全科医生担任校医,对医务保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参训人员进行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及其它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参训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在军训工作中要强调科学施训,做到合理安排、劳逸结合。遇有炎热天气要适当调整军训的时间、科目和训练强度,并采取必要的防暑温措施,避免学生中暑。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可减免训练科目和内容。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及其它安全事故,应采取果断措施,全力组织救治。
在大学生军训中,学校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发扬军人的优秀品质,又要将大学的人文精神落实到每个学生,更要将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只有安全问题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他的一切管理和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