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理想与现实意蕴
2018-01-22左伟尘
□ 左伟尘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在14处提到“美好生活”,明确规定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论断,要求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和法治中国等。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媒体见面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那么人民美好生活有着怎样的内在意蕴呢?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理想意蕴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继承了中西文明关于未来社会理想生活的精华
在马克思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思想家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中国古代就有大同理想传统,《诗经》中的《魏风·硕鼠》向往没有剥削的社会,孔子向往“天下有道”社会,孟子向往“王道”社会,墨子向往人人靠自己劳动生活的社会,老庄向往无私平等的无为而治的生活,这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集大成于《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理想——天下为公:财产公有、人人劳动、平等友爱[4]。在西方很早就有空想社会主义传统,莫尔的《乌托邦》控诉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向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向往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大家都享有幸福生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向往人人劳动按劳分配、劳动和享受相结合、消灭三大差别的新世界[5]。这些思想家都描绘了美好生活的理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他们不可能找到实现美好生活的科学办法和途径。
马克思认为,生活是全面的整体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学者杨楹认为,马克思是从现实生活的“空间物化结构”[6]来理解生活的,生产是四个空间的内在联系的历史生成机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形成了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这里的逻辑关系是,生活事实是思辨逻辑的起点,生活中最首要的是生产满足吃喝穿住等的物质生活,而物质生活制约着其他三种生活。马克思除了明确指出四个空间结构之外,还间接指出了另外一个生活空间结构——生态生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8]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生活进行了猛烈批判,从对宗教的批判开始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提出了依靠无产阶级改变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人类解放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已经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了政治和经济制度前提,接下来的任务是要解决在政治解放已经具备的条件下如何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马克思所设想的生活的最终理想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不是渺茫的。胡乔木认为共产主义具有社会制度、实现这种制度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现这种思想的社会实践(共产主义运动)三重含义[9]54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一切奋斗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与人民美好生活是统一的。从人民的视角来看,生活应该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来看,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人人都享有高度的物质幸福和精神文明的伟大理想”[9]549。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美好社会,人民将在那样一个社会中过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幸福生活。共产主义需要分阶段实现。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本世纪中叶实现此目标的同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阶段性跃升。人民美好生活目标与党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同步相向而行。党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也要永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正是从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与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逻辑内在一致性突显出来。共产主义话语也就在百姓日常话语中找到了思维落脚点,人民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实现了话语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美好生活就是共产主义话语的通俗化和近义语,因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完全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与共产主义信仰相连接,共产主义话语以朴实语言走入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话语创新,突显了习近平语言的话语力量。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为民办实事的价值追求
古往今来一种思想的产生既是思想者(杰出人物)在其内在的知识结构与外在的阅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的产物,同时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完善需要。
习近平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起源于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的奋斗岁月。习近平有着与普通百姓牵手共度时艰的磨砺,当上村支书后带领群众办沼气、打井、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办代销店、种烤烟、办缝纫社、办磨坊等改善民众生活的具体实干,“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10]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发端。习近平的努力解决了梁家河村民的许多难题,例如,梁家河的沼气就用到1985年,实际上解决了梁家河村民的烧柴难问题。还有,当时百姓能吃上肉就是一个美好梦想,习近平很期盼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11]。
此后,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一直贯穿在习近平治县理政、治省理政、治国理政的从政实践中。在正定县工作期间,面对正定县这样一个粮食高产穷县,习近平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积极探索出正定县的“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树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从种植业、养殖业、农村工业、服务业等方面发展农业经济[12]。商品生产推动正定县从高产穷县走向高产富县。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唱好经济大合唱,抓好改革开放的软环境建设增强竞争力;而闽东要想脱贫致富,还是要走一条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大农业的发展路子[13]。习近平后来主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时站位越来越高,但是为民办实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信念一直贯穿在施政行为之中。现在,全国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提出的精准脱贫方略努力朝着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累计脱贫5564万人”[14]。可见,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过上美好生活,是习近平的一个矢志不渝的信念。
从社会发展及时代需要来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来看,中华民族走过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路程,现在正处于强起来的历史新方位。新时代这个判断是抽象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的结果,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理论创新突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思想。社会需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供给方面是“发展”,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换言之,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追求平衡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从总体上摆脱了物质贫困。人民物质生活经历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到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的三大跨越,人民在获得越来越美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向往美好精神生活。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是幸福人生和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习近平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5]可见,人民不是抽象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为民办实事、以人民为中心等观念是习近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诠释。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现实意蕴
人民美好生活本身就蕴含着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也就是说人民美好生活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而不至于成为空想。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来看,人民美好生活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当然也从五个方面规定了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意蕴。
(一)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保障是经济发展实践
经济建设要解决的是提供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问题。没有经济建设的丰富物质成果就不会有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从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生成性结构来看,我国已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并迈上总体小康生活的台阶,但在2016年仍然有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宽裕;2050年左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物质生活富裕。实现这些目标意味着人民享有美好物质生活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但是发展新征程仍然有许多矛盾有待去化解。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方式不可持续,此外还要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品质量等新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低回报的生产结构仍然存在,社会生产产量规模巨大但是又面临销售困难局面;另一方面人民在富起来的同时开始消费升级,需求仍然旺盛,但是习近平指出“消费能力严重外流”[16]100,国内产品质量满足不了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跑到国外买马桶盖之类的海外消费暴增,消费能量外溢,这说明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产品能用就行,而是要求产品美观耐用好用。有需求但是无有效供给,需求结构升级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是发展起来的新矛盾[16]14,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质量,但是这些举措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的调整,触及利益比触及人的灵魂还难,因此必须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取得平衡,必须要有党的强而有力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方略、措施落实到位,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人民美好生活的制度保障是政治发展实践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7]人民美好生活离不开政治生活。当前,美好政治生活是人民对权力为民的向往,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渴望。
人民美好政治生活是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分不开的。从历史来看,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有政治解放、才有当家作主之地位,美好政治生活才在全国普遍实现。后来党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法律上保障人民美好政治生活。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人民美好政治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领袖权威、坚定不移跟党走是美好政治生活的前提。
从现实来看,由于中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情,人民的政治活动受制于时空的限制,政治生活分为国家政治生活、日常政治生活。人民希望间接参与的国家政治生活是国家安定政局稳定政策好、国家权力运行高效有序、人民所赋予的权力能为人民谋福利、人权有保障。无论是历史纵向比较还是国际横向比较,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巨大,国家政治生活的活力与秩序有机统一,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逐渐健全成熟的制度效能的体现。人民群众更多的是直接在各种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参加政治生活,在与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的日常交往中感受政治生活。基层民主要求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政治保障,习近平提出要“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18]。基层民主也需要协商民主来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享有参加协商的权利,满足众人商量众人之事的政治生活需要。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中的错案纠正努力确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数据多跑腿、人民群众少跑腿”解决了人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这些都会促进人民美好政治生活的实现。
人民美好政治生活要求党和国家必须铲除腐败。人民群众痛恨腐败,腐败是对人民美好政治生活的一种伤害。腐败也会扭曲经济发展,最终会使人民现有美好物质生活得而复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组织手段和国家监察法的法律手段来保障持久进行反腐败斗争,2018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已经予以落实。
(三)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保障是文化发展实践
美好精神生活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真善美的思维统一。精神生活离不开文化形式,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所需的精神食粮的供给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大力唱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扩大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并加强文化产品的普惠性。
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用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来充实。价值体现人自我需要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理想性目的性追求,人民群众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想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享有美好精神生活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评判追求行为的尺度。人无德不立,道德是精神生活的内在心性修养,支撑人的精神独立性。修心与修行、修己与修他需要统一。在日常生活工作行为准则、礼仪活动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从外在条件规制和保障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渴望文艺界在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同时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指出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有市场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19]9。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反映某省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惊心动魄的曲折历程,传递了中央坚决铲除腐败毒瘤的决心,满足了人民对正义必胜的情感需求,传播了正能量。电影《战狼2》创纪录的票房背后反映的是人民响应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走出国门创业过程中渴望有强大祖国作后盾而无需担忧生命财产安全的心声。心声是直通高层的,习近平提出我国要积极谋划保护海外公民和法人安全和海外商业利益以弥补海外安保短板[16]299。总而言之,上述作品的成功反映出人民群众非常期待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明示了为人民的精品力作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四)人民美好生活的日常幸福保障是社会发展实践
美好社会生活一般是指体现在日常基本生活中对高质量的生命和生存延续的向往和追求,通俗而言就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人类社会生活变迁中一些恒常的内容例如衣食住行、读书求学、求职就业、福利保障、婚丧嫁娶、休闲娱乐、医疗救治、心理卫生、生老病死、平安回家等就是日常基本生活。美好社会生活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活,习近平指出公平正义观念指导下的民生领域建设需要按照“抓重点、抓实在、抓持久、抓组织”[20]92-93的方法论来进行。习近平还指出改善民生也要避免国外那种民粹主义式的过度福利化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的博眼球的短期行为[21]。
美好社会生活受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主导和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以上三个领域。相比较而言,美好社会生活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关联度最大,是美好生活中最能触及群众内心感受的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2]方面不断满足人民享有美好社会生活的要求。人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养育幼儿、子女上学、求职就业、医疗保障、安享晚年、住房安家、摆脱弱困等都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的人民在人生中恒常遇到的事情。每个人的小事汇聚在一起就是大事,这些大事需要借助国家社会力量才能得以比较好的解决,这就涉及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正义问题。例如,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总体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矛盾”[20]91,需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带动就业,而创新离不开人才。既要通过改革理顺各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等领军人才通过创新来带动就业的作用,也要注重发挥普通的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微型创新带动就业的作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目的是保证人民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是美好社会生活的根基。
改善民生维护日常安全是美好社会生活的重点,其他领域也要兼顾。习近平指出:“强本还须节用。”[19]250需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脱贫致富之后也需要人们会过日子。
(五)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环境保障是生态发展实践
人离不开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美好生态生活是现实的人既开发利用自然抵制欲望满足需要,又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享受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空气清新等自然公共物品并寄情自然陶冶人性的生活。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直观体现在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上,但是优美生态环境是发展中的动态人化自然存在,因此生态生活不是要否定人开发利用自然,而是遵从生态发展规律以最小的伤害开发利用自然和节约使用长久保护自然资源。要想享有美好生态生活,必须以生态发展为前提,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美好生态生活不是一种隔绝现代化的世外桃源生活,而是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习近平指出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工业化“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19]18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来促进生态发展[2]。有生态发展才能有生态生活,共享必须先有共建。人民群众可以在植树造林、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处置等方面积极作为携手共建美好生态生活。习近平提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22]174保护生态环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2]183。
现在我国某些地区的环境污染的危害逐渐显现,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防治工作不能“做起来挂空挡”[22]175。人民是环境污染危害的承担者,因此防治环境污染是人民美好生态生活的必然要求。例如,虽然按照国际标准控制PM2.5超出我国发展阶段,但是人民群众有强烈需要,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只能全力以赴[20]110-111。当然治理PM2.5需要把依靠科学技术和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其他的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也是如此。此外,环境问题已经溢出国界,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我国既要承担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适应的二氧化碳减排等环境治理的责任,也要反对绿色壁垒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政党行动的价值导向、作为共产党员的行为伦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理想与现实意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基石之上。
人民美好生活必定是在人类历史实践空间展开。马克思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启示我们美好生活的物化空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空间,因此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生活五种样态的美好。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物化空间,而且指出了只有共产主义运动才能真正的逐渐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人民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连。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发端于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中,一步一步成熟于习近平治县理政、治省理政、治国理政的从政实践中。同时,任何伟大人物的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是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实践分不开的。从认识的发展角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也经历了一个从物质生活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展的演化过程,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完善过程几乎是同步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同时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生活这五种生活样态中的向往,同时也是在这五种生活样态中不断进行构建美好生活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在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美好生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展开,科学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说明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指导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