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依据、内容体系与鲜明特质

2018-01-22段光鹏

桂海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时代改革发展

□ 段光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

新时代需要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发展,新发展引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改革经验,深化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形成了新时代改革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改革、善于谋划改革、英明领导改革的胆略与气魄,展现了当代改革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1]这是中国新时代的改革宣言和改革强音,提升了当代改革的境界,对于破解当下改革难题,迎接改革风险挑战,形成新的改革共识,顺利推进改革深化,开拓改革攻坚新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依据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时代眼光、坚强的改革决心,对推进新时代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具体的现实条件以及深厚的个人因素。

(一)丰富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革的认识和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经验出发,正确分析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

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革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时间都在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寻求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确揭示了社会有机体运动变革的基本规律,明确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为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方法论。恩格斯也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也就是说,要先通过社会革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不断改革完善,使社会主义社会走向更高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革的认识为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与有效开展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其二,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思路借鉴。1956年9月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后,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内部本身是非对抗性的,要求进行制度自身的调整和完善。1978年12月我国倡导改革开放,邓小平对改革的本质、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等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他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改革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政治保障在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答了中国改革的一系列问题,解放了思想,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江泽民提出改革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来抓,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世纪之交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改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矛盾突出、生态破坏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经验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中国改革,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具体的现实条件

回望历史,方可审视当下。着眼变化,方可力推改革。今天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改革脉搏,正确审视改革方向,才可以把改革看的更透、更远。

其一,我国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迈向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的根本依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伟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紧紧抓住我国历史方位的重大转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然,新时代改革更要着眼于当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现实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改革重要论述的着力点所在。

其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已经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要求有更好的社会条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需求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的新特点,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并对人民群众的高层次需要形成了制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5]401-402社会主要矛盾是认识发展问题、制定发展政策的基点,是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形成发展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深厚的个人因素

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习近平出身于一个高级干部家庭,父亲习仲勋曾被康生诬陷为“反党集团”分子,遭受了长达十六年的关押岁月。十五岁时,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他深刻体会到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他把自己称作是“黄土地的儿子”,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1982年起,习近平到河北正定县先后任县委副书记、书记,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1985年后,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长达十七年,他经常到福建最贫穷的地方去调研和考察,切实体会到了中国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认为改革不能停滞。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改革要“大胆设想”。丰富的基层生活和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为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形成,也离不开其学习经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研究生,习近平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习进修马克思主义理论,曾在《求是》等刊物发表相关文章数篇,对于马克思主义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新时代改革打下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二、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内容体系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推动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领域全面发力,开辟了全面深化改革崭新局面,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开创性、根本性的变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改革思想体系,为我们破解新时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继续推进新时代改革发展目标,踏上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具体遵循。

(一)改革地位论

明确改革的地位,是在新时代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历程和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两个角度,深刻阐释了改革的重要地位,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次“伟大觉醒”,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所谓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就改革所引起的深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而言的。改革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的清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面对社会各界的种种质疑和否定,明确地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6]。因此,新时代下的改革无疑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所谓改革是“关键抉择”,表明了改革对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要性,突出了改革的重要地位;所谓改革是一次“伟大觉醒”,是因为改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所谓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是对改革实践价值的深刻阐释。

(二)改革时态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69。改革时态论强调了改革的持久性,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我们党关于改革的认识由长期性转化为持久性认识,展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懈坚持,以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例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党中央部门集中进行过四次改革,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过七次改革。机构职能体系的不断变迁已经证明,只有坚持长期的改革,才能使得改革成果和目标相一致。改革不断地推进,实践也在不断进行,矛盾也在不断发展。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由于相应的理念没有倡导到位,相应的措施没有贯彻到底,出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必须通过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改革时态论说明了改革的时间周期长,具有长期性。

(三)改革目标论

同改革时态论相似,改革目标论既包括总目标,也包括具体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都一致认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现代化是改革的总目标。改革总目标的确定,强调既要坚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要立足社会发展新情况,审视世界发展新形势,通过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改革创新,破除旧体制机制的阻碍和弊端,不断强化和完善我国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的优化。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的优化上,还要在努力完善现有的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合乎实际的新制度,从而实现我国制度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以往的改革目标更多强调经济上的富裕,新时代的改革更强调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多地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列出了包括“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强调新时代依然存在很多妨碍人民群众获得改革实惠的问题。那么,新时代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与老百姓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实现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成果的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四)改革合力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在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要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改革发展共识,使改革发展共识达到葛兰西所说的“社会水泥”效应,形成改革合力。共识与合力呈正相关,共识越多,合力就越强。首先,党和人民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5]68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既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也需要人民的支持与参与。发挥党和人民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改革发展,这才是科学的、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其次,凝聚国际共识。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改革需要凝聚国际社会的力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再次,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当前的改革不是以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为改革重心,而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而且,各个领域的改革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具体有效的改革举措,使得各领域改革协调推进、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五)改革方向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5]348这个“根本性问题”就是指改革的方向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准确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把握正确方向,是改革行稳致远、取得成效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在于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基本国情,立足于实际状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破除阻碍市场体制发挥作用的体制环节和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推进新的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形成并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稳定和平的市场体系。新时代开启改革新征程,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保持改革定力,把握改革方向,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深领域和更高境界。

(六)改革保障论

新时代下,全面深化改革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保障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宪法修正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等,是新时代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相比以往的机构改革而言,改革覆盖范围的广度、深度更大,变革层次的力度、精度更强,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也更加突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领导,根据各项事业发展进度和需要,实现阶段性战略安排。可以说,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如果党的领导弱化,将使党所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巨大的危险。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提高党员领导的综合能力,旨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问题时,能够切合实际的进行有效处理,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进行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养是内因,从严治党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新时代改革过程中,只有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在改革过程中临危不乱,正确领导人民群众把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的鲜明特质

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作为指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科学指南,它着力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与以往的改革最大的不同在于,改革部署更具全面性、改革态度更具坚定性、改革主体更具人民性、改革方法更具创新性。

(一)改革部署更具全面性

第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逻辑上具有全面性,主要表现在现实实践与理论思维相结合。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实践方略。长期以来,我国改革是在问题中发展,改革逐步成为解决问题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以问题为改革导向,进一步体现了改革的具体实践性。另一方面,改革的理论研究是全面深化改革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改革既是现实问题,又是理论问题。改革初期对于改革的理论研究较少,导致改革各个领域缺乏关联性,形成领域内的闭塞,造成改革发展的不和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使得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长、短期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思维。

第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主要表现为改革具有明显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涵盖了党政军群四大系统的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是一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深层次的改革,从体制机制、制度设计到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等各方面都充满革命性的变革,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改革涉及的深度也是以往改革未能达到的。因为固化的利益藩篱是改革不彻底的遗留问题,也是阻碍改革深化的最大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彻底打破僵化的机制体制,解决存在的弊端。

第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地域上具有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全国地域范围内推行改革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改革地域的全面性提供了可能。针对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滞后状况,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惠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发展,实现东西部交流的畅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针对东部地区,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为继续深化东部地区改革,加强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互补,为实现沿海地区的再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改革态度更具坚定性

第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更加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改革的重要性,表明改革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从时间上看,社会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问题。从空间上看,改革精神融汇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要以改革的思想看待社会发展。“四个自信”也是改革态度鲜明的重要表现。道路自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方向。理论自信源于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准备。只有在坚持制度自信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肯定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改革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文化氛围和精神动力。

第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更加坚定。当前的改革面临不同领域错综复杂的问题,增大了改革难度。市场结构不完善、政治改革相对落后、社会公平问题更加复杂、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等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问题。面对复杂的改革形势,必须更加坚定信念和决心,继续推动改革深化。坚定改革决心要敢于触动问题的底线,突破固化藩篱。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彻底解放了市场这一经济要素,首次将市场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使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坚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回避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充分显示了党中央面对改革难题的坚定决心。

(三)改革主体更具人民性

第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7]改革方案的直接来源是人民的利益诉求,改革举措的重要实践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诸多实践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只有人民群众切实拥护改革,改革措施才能贯彻到实处。因此,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改革意愿,真正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找准改革中人民群众利益的着力点,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让人民切身感受到改革的好处,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才能保证广泛的基层力量投身改革,让人民群众为改革建言献策,从而有力地推动改革深化。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继续发扬人民群众改革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发挥改革的创造性,真正实现人民的改革。

第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改革价值取向。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传统以劳动为核心的人口红利丧失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转变人口红利释放方式,从传统的单一劳动力转变为人才红利,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和专业技术,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劳动力,实现更优质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是我国地域广袤的重要红利,但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和不合理开发等严重制约了资源红利的释放。全面深化改革要转变资源红利释放方式,充分开发再生资源,保证资源红利的可持续性。解决民生问题是释放改革红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改革红利要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真正体现改革的人民性意义。

(四)改革方法更具创新性

第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习近平新时代改革观是全面的社会变革观,需要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共同推进。这就要求经济改革既需要兼顾生态改革的基本目标,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改革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既需要结合社会改革和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也需要党建改革提供科学的领导保证。同时,改革也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改革深化,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好整体与重点的关系。也就是说,整体推进要协调不同部分改革的良性互动,以整体思维推动改革深化。同时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要认清改革重点,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从宏观角度形成整体规划,是调整改革各方面策略的重要手段;“摸着石头过河”是依循科学规律,结合具体国情进行的尝试性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弥补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性,为其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使其有了正确方向,减少了改革过程的弯路。“摸着石头过河”则为顶层设计提供了现实路径,对于未知领域的改革探索提供可能性。“深水区”的现实增大了改革的难度,“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承担过大,只有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地协调规划改革,才能减少改革成本,实现改革的最优化。

第三,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胆子要大是“攻坚期”改革的必然要素,是“啃硬骨头”的必要前提。只有坚定改革信念,坚持胆子要大的改革思路,才能彻底解放思想,以创新进取的思路彻底粉碎固化藩篱,打破机制弊端。步子要稳是改革成果的捍卫机制,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代改革理论的前提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要切实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把社会的可承受度与改革的力度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既要在保证步子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胆子要大的导向作用,加快改革的步伐,又要协调改革的发展速度,保证胆子要大的基本力度,避免出现颠覆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局面。

猜你喜欢

时代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