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松嫩平原鹤类研究进展

2018-01-22邹红菲黄华智宋雅玲吴庆明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扎龙丹顶鹤白鹤

邹红菲 黄华智 宋雅玲 吴庆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鹤类以其优美的体态、优雅的动作和声闻于野的鸣声而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以鹤元素为主体的鹤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生产生活以及体育等诸多领域。其中以丹顶鹤为最,成为人们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1-2]。同时,鹤类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其主要栖息于平原、草地、半荒漠以及沼泽湿地等开阔地带[3],对栖息地、繁殖地以及觅食地的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对环境的变化也十分敏感[4],并且其中大多数种类属于国际濒危物种,这些特征使之成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对象。基于对珍稀鹤类的保护和研究,步履稳健地沿着这些线索,科学地引导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冲积而成,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水系并不发达,河流沼泽化特征显著,形成了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松嫩平原湿地[5]。松嫩平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使之成为鹤类重要的、关键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6-7],为我国的鹤类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的资料以及有利的场所。松嫩平原还以其广阔、肥沃的黑土地而著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农业基地[8],同时松嫩平原还是世界三大盐碱地分布区域之一[9]。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土地盐碱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对松嫩平原的湿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松嫩平原的天然湿地表现出退化的趋势,人工湿地表现出扩张的趋势,其中湖泊和沼泽是退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湿地类型,湖泊主要自然退化为盐碱地和沼泽,而沼泽又主要向水田转化,这与国家粮食增产计划所导致的区域农业(尤其是水田)发展密不可分[10-11]。如今,松嫩平原的鹤类面临着生态系统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所引起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的威胁,农田里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非法捕猎活动以及输电线和风电场等对鹤类造成了更为直接的伤害[12-17],可见松嫩平原的鹤类保护和研究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且形势严峻的任务。

本文通过综述松嫩平原鹤类的研究进展,以期有助于其科学的保护与管理,并对未来松嫩平原鹤类的保护和研究进行了展望。

1 松嫩平原鹤类资源现状

全世界的鹤类现有15种,中国有9种,松嫩平原就分布有7种,分别为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rus vipio)、灰鹤(Grus grus)、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沙丘鹤(Grus canadensis)。松嫩平原拥有丰富的鹤类资源,吸引了众多学者在此开展鹤类调查研究工作,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现已基本摸清松嫩平原鹤类的数量与分布。

白鹤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白鹤在松嫩平原为旅鸟,近年来记录的数量约为3000多只[18-20],占到全球白鹤野外种群数量的75%左右[21],其在本区主要的迁徙停歇地为莫莫格和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24]。向海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经也是其重要的迁徙停歇地,由于湿地退化而导致白鹤在迁徙期间无法长时间在该区停留[24-26]。

丹顶鹤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入濒危物种。丹顶鹤在松嫩平原为夏候鸟,野外种群数量约为280只[6,27],占到全球丹顶鹤野外种群数量的10%左右[21,27],其在本区主要繁殖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向海、莫莫格、查干湖、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哈拉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亦有繁殖[28-30]。

白头鹤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白头鹤在松嫩平原为旅鸟,近年来在松嫩平原能记录到不少于4000只的个体[31],占到全球白头鹤野外种群数量的25%左右[21],其在本区主要的迁徙停歇地为扎龙、乌裕尔河和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33],在向海、莫莫格和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亦有分布[28]。

白枕鹤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白枕鹤在松嫩平原为夏候鸟,其在本区主要的繁殖地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34],繁殖数量约为60只[34-36],曾在2003年记录到400只左右的迁徙个体[37],在向海和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亦有繁殖地分布[28,38]。

灰鹤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灰鹤在松嫩平原为旅鸟,在本区主要的迁徙停歇地为向海、莫莫格、扎龙以及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9-40],2015年在图牧吉记录到1254只个体[38],2001年在向海记录到528只,却在2005年锐减为108 只[41]。

蓑羽鹤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蓑羽鹤在松嫩平原为夏候鸟,在本区的向海、莫莫格、图牧吉、查干湖以及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繁殖地分布[28,42-43],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曾有数片繁殖地,后因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现在很少观察到其踪迹[44]。

沙丘鹤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沙丘鹤在我国曾被认为是迷鸟[45],但是近年来沙丘鹤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了稳定的越冬记录,所以认为该种应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罕见冬候鸟,莫莫格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过该种多次在春迁期和秋迁期停歇的记录[46-47],所以沙丘鹤在松嫩平原应为罕见旅鸟。

2 松嫩平原鹤类保护进展

2.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针对鹤类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松嫩平原范围内先后建立了与鹤类保护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共15个。其中位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的数量最多,达到了9个,分别是扎龙、乌裕尔河、东湖湿地、哈拉海、龙凤湿地、龙江哈拉海、大庆小黑山、傲宝山水禽湿地以及连环湖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范围内的有4个,分别是向海、莫莫格、查干湖以及波罗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的有2个,分别是图牧吉和科尔沁自然保护区。

松嫩平原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形成了以保护管理、救护繁育、宣传教育、种群调查以及研究与环志等为功能的鹤类保护和研究网络。其中扎龙、向海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The List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区域作为水禽栖息地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表示这些区域受到国际目光的关注和监督,应在保护鹤类、鹳类、大鸨、天鹅等珍稀水禽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中起到示范性作用。

2.2 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如今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途径,鹤类的人工饲养种群成了补充野外种群的重要来源,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鹤类繁殖基地等单位是鹤类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48]。

松嫩平原鹤类迁地保护的单位主要有4个,分别是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扎龙以及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单位在鹤类饲养、繁殖、重引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重引入是将笼养鹤类繁殖成活的个体释放到其原分布地的过程,包含了鹤类的养殖和野化放飞等技术,这种方法是补充和恢复鹤类自然种群的有效手段[49]。

我国最早进行鹤类饲养的单位是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现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该单位早在1952年就开始了丹顶鹤和白枕鹤的饲养工作。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鹤类重引入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该单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建立中间种群的野化方法,即通过建立半野生状态下的散放繁殖种群,利用这个中间种群与野生种群之间的迁入和迁出关系进行野化试验,并于1984年开始尝试鹤类的野化放飞。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也相继进行了鹤类野化试验[48],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3 松嫩平原鹤类研究进展

中国的鸟类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50-52],而中国的鹤类研究在70年代以前基本上处于一个空白,1963年仇秉兴[53]发表在《生物学通报》上的“丹顶鹤繁殖条件的调查及其幼鸟的人工饲养”是70年代以前中国鹤类研究唯一报道的文章,同时也是松嫩平原鹤类研究的第一篇文献。虽然松嫩平原鹤类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全面,从个体到种群、从宏观到微观、从野生到养殖、从传统方法到前沿技术等。

3.1 白鹤

松嫩平原的白鹤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迁徙动态方面,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乌裕尔河下游地区的扎龙湿地是白鹤重要的中途停歇地[54]。从90年代开始,行为以及栖息地选择方面也有了相关的研究。到了21世纪初,研究呈现出数量多、方面广的趋势,除了迁徙动态、行为和栖息地选择方面,还出现了少量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松嫩平原是白鹤在春季和秋季迁徙途中唯一重叠的地区[24],可见松嫩平原对其的重要性。并且也有研究表明,扎龙湿地由于湿地退化造成白鹤无法在该区长时间停留,直到2002年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才使得该情况有所恢复[25]。

3.2 丹顶鹤

松嫩平原丹顶鹤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这和松嫩平原是其重要的繁殖地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本区丹顶鹤生理方面的研究最多,也有少量技术方法、养殖、行为和繁殖生态方面的研究。到了21世纪初,本区丹顶鹤的研究呈爆发式的增长,研究内容也更加多元化,涉及栖息地选择、繁殖生态、养殖、行为、生理、病理、种群动态以及综述等方面内容。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病理以及营养方面,栖息地选择和种群动态方面也有少量的研究,这和近年来研究趋势偏向微观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3.3 白头鹤

松嫩平原的白头鹤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过迁徙动态方面的研究,90年代有少量养殖、营养和栖息地选择方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还是集中在21世纪初以后,总体来说研究数量偏少,研究内容也较为单一,主要涉及养殖和营养方面,生理、病理以及技术方法也有少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松嫩平原白头鹤的种群数量大、分布地广,但是其研究数量和内容稍显不足。

3.4 白枕鹤

松嫩平原白枕鹤的研究是从家养繁殖观察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及之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养殖、迁徙动态、生理等方面,21世纪初则是集中在栖息地选择和行为等方面,而近年来,本区的白枕鹤研究则几乎只有营养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白枕鹤与丹顶鹤相伴繁殖[36],少见其单独大群,这也导致其野外研究较少。

3.5 灰鹤

松嫩平原的灰鹤研究极少,21世纪初以后才有了专门的研究,之前有少量综述性文献提及其迁徙动态方面的研究。灰鹤在本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方面,也有少量栖息地选择、生理以及养殖等方面的研究。灰鹤的野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和灰鹤在该区的停歇地方便观察有极大关系。

3.6 蓑羽鹤

松嫩平原蓑羽鹤的研究是从它的繁殖生态开始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蓑羽鹤的生理、病理和养殖方面开始了相关研究。而近年来,蓑羽鹤在本区的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其在松嫩平原曾有数片繁殖地,后因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现在很少观察到其踪迹[44],这也和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变少情况相符。

3.7 沙丘鹤

松嫩平原沙丘鹤的研究最少,几乎为零,仅有两次新记录报道,这和其在松嫩平原为罕见旅鸟不无关系。沙丘鹤的研究虽少,但弄清其为何来到中国的原因,以及是否能在中国扩大其种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4 研究展望

松嫩平原既是鹤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集约化农业(intensified agriculture)[55]成为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方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集约化农业过程中,会发生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对于迁徙和非迁徙鸟类而言,变化的是食物、隐蔽物、水分等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鸟类与集约化后农业之间的关系。这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鹤类的行为表现,鹤类会在不同生活史时期发生行为选择与利用及强度方面的变化。近年来野外调查也发现,松嫩平原区域内鹤类种群数量波动极大,如丹顶鹤种群的剧减[6,27]、白头鹤种群的剧增[31]、白鹤种群表现出高度集中[56],松嫩平原的区域环境已成为影响鹤类种群波动的决定性和关键性因素。在这种农业高度集约化的特殊形势下,需要给予松嫩平原鹤类更为密切的关注,未来松嫩平原鹤类的研究应注重于集约化农业过程对其的影响,关注土地利用与鹤类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定时序下松嫩平原鹤类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栖息地利用强度、食物资源的选择利用模式等问题,以期进行基于鹤类保护的农业科学管理。

[1] 马国良.丹顶鹤的文化现象[J].学术交流,2004(4):1-11,22.

[2] 韩英杰.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关鹤的文化符号探析 [J].艺术百家,2012,28(2):228-229.

[3]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3-424.

[4] 宋晓龙,李晓文,白军红,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9,29(9):4836-4846.

[5] 郭跃东,何艳芬.松嫩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湿地科学,2005,3(1):54-59.

[6] Qian Fawen,Jiang Hongxing,Yu Guohai,et al.Survey of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the red-crowned crane(Grus japonensis)in the Songnen Plain,northeastern China [J].Chinese Birds,2012,3(3):217-224.

[7] Harris J,Mirande C.A global overview of cranes:status,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J].Chinese Birds,2013,4(3):189-209.

[8] 汤怀志,吴克宁,焦雪瑾,等.农用地质量空间统计分析及其在黑龙江省海伦市的应用 [J].资源科学,2008,30(4):598-603.

[9] 马红媛,梁正伟.不同pH值土壤及其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2007,24(2):181-188.

[10] 毛德华,王宗明,罗玲,等.199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格局演变遥感监测分析 [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8):1253-1263.

[11] Wang Zongming,Wu Jianguo,Madden M,et al.China's wetlands:conservation plans and policy impacts[J].Ambio,2012,41(7):782-786.

[12] Lu Hongfang,Campbell D,Chen Jie,et al.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viability of nature reserves:an emergy evaluation of the Yancheng Biosphere Reserve [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7,139(3/4):415-438.

[13] Kong Dejun,Yang Xiaojun,Liu Qiang,et al.Winter habitat selection by the vulnerable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 in Yunnan,China:implications for determining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ctions[J].Oryx,2011,45(2):258-264.

[14] Yang Xiaojun,Chang Yunyan.Cranes and their research in Yunnan province[J].Zoological Research,2014,35(S1):51-60.

[15] 张雁云,张正旺,董路,等.中国鸟类红色名录评估[J].生物多样性,2016,24(5):568-579.

[16] 周海涛,那晓东,臧淑英.近30年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动态变化 [J].生态学杂志,2016,35(4):1009-1018.

[17] 刘伶,刘红玉,李玉凤,等.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 [J].生态学报,2018,38(3):926-933.

[18] 王宇嘉,范巍巍,李晓民.吉林莫莫格白鹤春季行为研究 [J].野生动物,2012,33(2):67-70.

[19] 范巍巍,王宇嘉,李晓民.吉林莫莫格春季白鹤觅食地生境初步研究 [J].野生动物,2012,33(1):18-22.

[20] 刘春悦,江红星,孙效维,等.白鹤中途停歇地主要食物藨草球茎密度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动物学杂志,2013,48(3):382-390.

[21] 胡雅滨,李凤山.鹤类知识普及读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19,126-127.

[22] 王磊,邹红菲,李晓民,等.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觅食地生境初步研究 [J].野生动物,2009,30(1):20-22.

[23] 孔维尧,郑振河,吴景才,等.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迁徙停歇期觅食生境选择[J].动物学研究,2013,34(3):166-173.

[24] 李秀明,徐家慧,钱法文.卫星跟踪的白鹤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 [J].湿地科学,2016,14(3):347-353.

[25] 黄方,王平,王永洁,等.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白鹤迁徙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2):106-111.

[26] 姜海波.白鹤(Scirpus planiculmis)东部种群迁徙停歇区湿地生境保育与恢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61-64.

[27] Su Liying,Zou Hongfei.Status,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needs for the continental population of the red-crowned crane[J].Chinese Birds,2012,3(3):147 -164.

[28] 苏化龙,林英华,李迪强,等.中国鹤类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J].生物多样性,2000,8(2):180-191.

[29] 李晓民.哈拉海湿地丹顶鹤现状、受胁原因及保护[J].动物学杂志,2002,37(1):64-66.

[30] Wu Qingming,Zou Hongfei.Nest- site selection pattern of Grus japonensis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of northeast 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1,22(2):281-288.

[31] 黄建,郭玉民.秋季林甸停歇地白头鹤的食性分析[J].野生动物学报,2015,36(1):76-79.

[32] 李晓民.中国的鹤类资源[M]∥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51-157.

[33] Luo Jinming,Wang Yongjie,Yang Fen,et al.Effects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the hooded crane(Grus monacha)at stopover sites in northeastern China[J].Chinese Birds,2012,3(3):206-216.

[34] Wu Qingming,Zou Hongfei,Ma Jianzhang.Nest site selection of white-naped crane(Grus vipio)at Zha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eilongjiang,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4,25(4):947-952.

[35] 高忠燕,杨晓杰,王文锋,等.扎龙保护区白枕鹤种群现状及保护对策[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3):73-74,100.

[36] 邹红菲,李全亮,吴庆明,等.扎龙保护区白枕鹤孵化期食性与营养偏好[J].野生动物学报,2017,38(2):236-241.

[37] 程岭,李晓民.黑龙江省鹤类现状及保护[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90-91.

[38] 张国钢,李淑红,周景英,等.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的资源状况 [J].四川动物,2016,35(4):617-621.

[39] 王有辉,王虹.中国灰鹤的分布与数量现状[J].四川动物,2003,22(1):35-38.

[40] 柴文志,郭建华,李晓民.内蒙古图牧吉夏季灰鹤觅食地生境初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83-84.

[41] 任春颖,张柏,张树清,等.基于RS与GIS的湿地保护有效性分析——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例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2):133-139.

[42] 王治良.中国鹤类地理分布与就地保护[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26-28.

[43] 安春林,王秀辉,武明录.蓑羽鹤繁殖新记录 [J].野生动物,2007,28(3):35.

[44] 马建华,李长友,袁力,等.扎龙保护区鹤类基本状况及保护对策 [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30(3):40,69-71,96.

[45]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9.

[46] 赵序茅,郭玉民.沙丘鹤为何来到中国[J].森林与人类,2015(6):88-89.

[47] 程雅畅,唐林芳,苏立英,等.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J].动物学杂志,2014,49(6):921-924.

[48] 田秀华,石全华,余溢.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现状[J].野生动物,2006,27(2):50-52.

[49] 王岐山,杨兆芬.中国鹤类研究进展 [M]∥中国鸟类学会,台北市野鸟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0] 郑光美.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J].动物学杂志,1981(1):63-68.

[51] 郑光美.中国的鸟类生态学[M]∥中国动物学会.中国鸟类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9-25.

[52] 丁平.中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与现状 [J].动物学杂志,2002,37(3):71-78.

[53] 仇秉兴.丹顶鹤繁殖条件的调查及其幼鸟的人工饲养 [J].生物学通报,1963(4):14-17.

[54] 何春光,宋榆钧,郎惠卿,等.白鹤迁徙动态及其停歇地环境条件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2,10(3):286-290.

[55] 高尚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21-24.

[56] 相桂权,张洪岩,吴景才,等.莫莫格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白鹤停歇种群动态的影响 [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3):126-131.

猜你喜欢

扎龙丹顶鹤白鹤
三只丹顶鹤
独孤求败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带春回扎龙
鹤之灵
初秋游扎龙湿地有感
七绝·游扎龙湿地(外一首)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白鹤”飞得高靠的抓“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