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分析
2018-01-22寇红李扬
寇 红 李 扬
(1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 肿瘤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2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 护理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临床多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如在治疗期间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病情,提升手术治疗预后的效果显著[1]。为了研究对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52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年龄(61.13±3.1)岁;对照组30例,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最小58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8.0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完全可以进行有效对比。
1.2 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老年患者因为疼痛入院,入院后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告知其疼痛的原因,并教其通过穴位按摩等方法进行止痛,如果实在疼痛难忍,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镇静药物,为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为其介绍医院的医疗资源,预后良好的患者病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情,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在讲解期间,老年患者因为听力减退,理解能力降低,可能难以理解讲解内容,护理人员应结合肢体动作进行耐心讲解[2];②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血压高及血糖高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待其检查值恢复正常后才可进行手术;③术前严格为患者进行备皮,嘱其在术前禁食水8 h,手术日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送走患者。
1.2.2 术后护理:①术后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防止出现肠粘连、下肢血栓等不良并发症[3];②术后早期为其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待其肠胃功能逐渐恢复后,为其准备一些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手术恢复;③术后老年患者因为身体虚弱,难以进行有效咳嗽,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等不良并发症,护理人员可通过翻身拍背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并教会患者正确的有效排痰的方法;④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并监督其严格实施[4]。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①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疼痛等各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血象恢复正常,B超检查正常;有效:患者疼痛等各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提示好转;无效:患者疼痛等各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甚至有所加重,B超检查无改善;②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判断方法: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代表满意,80~90分代表部分满意,80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有22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有1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满意,5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满意,10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高龄患者因为自身体质较差,故在发生急性胆囊炎时,发病的诱发因素较多且存在不确定性,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时危险性较高,通过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治疗较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期间针对患者的致病因素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高龄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可在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5]。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