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卧精神』永放光芒

2018-01-22刘建平王昕伟石志平

湘潮(上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红二根据地

★ 刘建平 王昕伟 石志平

塔卧镇,坐落于湖南省永顺县东北部,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曾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根据地的中心,也是红军兵员的重要补充区域,被誉为“江南的延安”。红二、红六军团和塔卧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也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伟大的“塔卧精神”。“塔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爱党、为民、求是、奉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塔卧精神”,让“塔卧精神”永放光芒。

★ “塔卧精神”的形成过程

1934年夏,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被迫开始实施战略转移,并决定以红六军团为西征先遣队提前奔赴湖南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红六军团不畏艰险、日夜兼程,千里迂回大湘南,经过众多激烈的战斗,于10月24日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在任弼时、贺龙的领导下统一行动,开展了湘西攻势,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发动和振奋了湘西地区近百万群众,从而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2月10日,红二、红六军团及中共湘鄂川黔临时省委等革命机构迁至永顺县塔卧,正式形成“红色塔卧”。一直到1935年4月12日,塔卧作为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首府,领导着整个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湘鄂川黔省委迁至塔卧后,立即开展土地革命,扩大红军,组织地区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肃清地主武装和土匪,保卫红色政权,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使得红二、红六军团有了坚强的战略依托,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面对蒋介石的疯狂“围剿”,红色塔卧各族人民在湘鄂川黔省委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根据地人民坚决拥护红色政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誓死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红色政权。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红二、红六军团身上所体现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红军精神,同根据地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豁达、勤劳勇敢”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宗旨理念的引导下,凝聚成伟大的“塔卧精神”。

★ “塔卧精神”的基本内涵

“塔卧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充分彰显了红二、红六军团的优良作风和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风貌,是红军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爱党

广大干部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和无比爱戴是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样,爱党也是“塔卧精神”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体现。塔卧军民为了党的事业,一心干革命、铁心跟党走,坚决执行党的命令,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红二、红六军团为了党的事业,顾全大局,坚持在湘西地区进行斗争,多次打败来犯之敌,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坚守根据地长达一年之久,并通过扩红发展到7万余人。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和党中央的命令撤离根据地,在桑植举行突围誓师大会,挺进湘中,转战南北,机智灵活地冲破了国民党的层层封锁,胜利实现了出湘入黔的战略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塔卧精神”的本质特征。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党政干部和红军战士,广泛地宣传、发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运动,进行了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帮助群众建立地方革命武装和革命政权,并细心做好根据地组织、财经、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以永顺县为例,当时进行土改分田15.2万余亩,使广大无地少地的贫下中农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在红军胜利的影响和党的正确领导下,从龙山洗车河到慈利溪口400多里、从桑植以北到永顺石堤溪以南的240多里路的地区,全部纳入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版图,使这一区域的近50万群众获得解放。至今,永顺县塔卧镇还流传着“满棚瓜果一根藤,红军百姓一家人,军民就是鱼和水,军民就是线和针”等革命歌谣,成为当时“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求是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塔卧精神”的核心灵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就是执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应全体指战员建立根据地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形成了以任弼时、贺龙为首的领导核心,统一指挥两个军团,加强了两个军团的团结,并坚决抵制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命令,进而审时度势发动湘西攻势,建立了以桑植、龙山、永顺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巩固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扩红运动,实行灵活机动的战术,才能多次成功击退“围剿”之敌,取得辉煌的革命业绩。

——奉献

无私奉献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塔卧精神”的重要内容。红色塔卧各族人民在反“围剿”的过程中,以不怕牺牲的精神直接投入到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中,有力地配合着红二、红六军团的作战。他们千方百计地援助红军,或捐钱捐粮,或藏匿救助伤员,或冒死为烈士收尸堆坟。如龙家寨贫农妇女张兴兰就冒死将3名伤员背到深山洞穴中藏匿,并设法求医弄药治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桑植县就有1.3万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有6000多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为革命牺牲。而以贺龙为代表的4000多桑植儿郎从刘家坪出发,到新中国成立时仅剩下不到100人。据不完全统计,湘鄂川黔根据地先后有1.7万人参加红军投身革命,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1万多人壮烈牺牲。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凯歌,用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 “塔卧精神”的历史地位

“塔卧精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红六军团和塔卧军民经历血与火的考验,留给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湘鄂川黔根据地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和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集中反映。一方面,“塔卧精神”鼓舞着整个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不断开创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完成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历史使命,并在建设和巩固根据地的一系列斗争中,取得了辉煌胜利,谱写了不朽篇章。另一方面,“塔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向前可以追溯到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向后可以影响到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塔卧精神”的科学内涵也与这些革命精神有着众多的重合之处。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塔卧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在创建、巩固、保卫根据地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

“塔卧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耸立在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奋进征程中。当前,我们必须要大力弘扬“塔卧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强大决心和坚定信心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境界、开拓的精神风貌,自觉地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把握时代潮流、引领历史方向,不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红二根据地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红六军团的正义枪声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记录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高原会》
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