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与研究
2018-01-22党利彬
党利彬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心电较长有轻微异常,又不能因此诊断某种病,称为非典型心电图,仅见于电脑诊断。而急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将其不良预后以及病情进行改善[1]。心脏疾病在患病后通常选择心电图予以检查,其检测结果表现为心肌缺血或者损伤,而在患病后超急性期中进行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此研究分析疑似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特质,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用时分为A、B、C以及D组,各组患者的例数均为20例。A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2例,女性患者例数为8例,年龄为52~88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3.3±4.8)岁,B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6例,年龄为50~84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1.2±5.2)岁,C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0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0例,年龄为48~84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2.1±5.1)岁,D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5例,年龄为49~83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2.8±5.6)岁。A组患者发病时间在0~2 h内,B组患者发病时间在2~4 h内,C组患者发病时间在4~6 h内,D组患者发病时间在6 h以上。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计算后P值>0.05,未出现统计学意义,数据间临床比对性有所加强。
1.2 方法:统计记录四组患者的心电监护结果,并对每组患者的Q波、R波、ST段以及T波实际改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Q波变化。包含小Q波以及进展性Q波,小Q波位置为左室去极化起始40 ms处,但是并未产生显著的病理性Q波,其Q波较小。胸前导联Q波无病理性诊断标准,和下一个胸前导联Q波相比较宽以及较深,即为QV3>QV4,QV4>QV5,QV5>QV6,其导联均表现出Q波。
进展性Q波。同一个患者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实行动态观察,原有Q波导联增加了宽度以及深度,或者将原有的无Q波导联产生的小Q波,排除间隙性束支传导阻滞现象[2]。
R波变化。R波是QRS所产生的变化,其中包含以下内容:QRS波幅有所加强,或者时限有所加宽;而连续的两个胸前导联QRS之间的时间差值应在50%以上,对同一个导联QRS波进行观察,出现进行性丢失现象,V1-V4导联QRS波呈现递增现象,同时其顺序有所变化[3]。
ST段变化呈现不抬升或者下移现象,而T波所产生的变化为T波呈现高耸现象或者出现倒置现象。
1.3 统计学数据计算: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以及计算,数据经过计算后则选择计数资料或者计量资料予以表示,数据在检验的过程中则选择F值对其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标准为P值<0.05。
2 结 果
A组20例患者中,经过心电检测3例患者结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比例经计算后为 15%,17例患者结果为未确诊,比例经计算后为 85%;B组20例患者中,经过心电检测6例患者结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经计算后为 30%,14例患者结果为未确诊,比例经计算后为 70%;C组20例患者中,经过心电检测4例患者结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比例经计算后为 20%,16例患者结果为未确诊,比例经计算后为 80%;D组20例患者中,经过心电检测2例患者结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比例经计算后为 10%,18例患者结果为未确诊,比例经计算后为 90%,四组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P值在0.05以下,统计学意义出现。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期通常在冠状动脉闭塞后数分钟直至数十分钟发病,多数有胸痛的临床表现,且此病的发病机制较为明确[4]。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能够呈现患者心肌损伤早期变化程度,主要表现为T波出现高耸现象,ST段呈现斜抬升现象,并且两种情况均可结合成ST-T单向改变现象。当患者的心肌供氧量有所减少时,其细胞会产生缺血缺氧、酸中毒等症状,致使细胞中的钾离子产生外流现象,从而心电图呈现出面向缺血位置导联高耸现象,其T波有所改变[5]。当患者的心肌缺血或者缺氧现象有所加重时,其心肌细胞会产生严重的坏死现象,导致正常心肌和受到损伤的心肌间产生电位差,使得ST段向量的缺血心肌转变为正常心肌。主要心电图表现为其心外膜产生心肌缺血损伤,其相对应的缺血位置导联ST段呈现抬升现象[6]。如果心内膜下出现心肌缺血现象,其相对应的缺血位置导联上ST段呈现下降趋势。其急性损伤组织经急性损伤的心肌产生传导延迟作用,此表现现象为QRS波幅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同样会出现加宽现象。而及早诊断急性心肌梗是临床中所追求的目标。相关研究认为,肌红蛋白可对急性心肌梗发病2 h内患者进行检测,此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7]。
此研究中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A、B、C以及D组,经过检测后可知,其A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5%,B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30%,C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20%,D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0%,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P值<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由此能够看出患者在发病后2~4 h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经过上述研究可知,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其中包含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关检验结果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等,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时间在患病2~4 h内,特别是T波所产生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王威,尹瑞兴,陈泉芳,等.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931-933.
[2] 陈艳玲.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12):50-52.
[3] 张秋云,蔡月梅,王丽芳,等.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7(16):102.
[4] 覃兆玲.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2):88-89.
[5] 沈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心电图改变[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4):74-75.
[6] 黄东.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4):285-287.
[7] 易远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和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关系[J].河北医学,2014,20(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