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和开放性无张力修补临床对比分析

2018-01-22刘经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刘经全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 主要由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 腹内压力增高所导致[1]。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治疗腹股沟疝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修补, 包括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等,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2]。基于此, 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接收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和开放性无张力修补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中包括合并对侧隐匿疝14例,复发疝24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 本研究已获本院批准。观察组中, 男36例,女18例;年龄28~81岁, 平均年龄(54.5±26.5)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26~83岁, 平均年龄(54.5±2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 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 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脐上缘弧形10 mm切口套管放置30度腹腔镜头, 双侧腹直肌平脐分别置入5 mm套管为操作孔。沿疝环上方2 cm弧形打开腹膜, 完成“精索腹壁化”, 将10 cm×15 cm补片充分覆盖肌耻骨孔, 将补片缝合固定于腹直肌、联合肌腱、耻骨梳韧带,连续关闭腹膜, 术后给予腹股沟区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复发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积液、阴囊血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9±4.7)h, 与对照组的(48.8±6.9)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5±3.6)ml, 与对照组的(22.1±4.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9±6.1)h,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6.7)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7±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0,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0例, 皮下积液0例, 阴囊血肿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 皮下积液5例, 阴囊血肿4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p<0.05)。随访3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复发3例, 术后出现对侧疝4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 多发于老年人, 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耻骨肌以及腹横筋膜损伤所导致, 因此对于治疗腹股沟疝的原则也应以修补耻骨肌孔为主[3]。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腹腔及技术逐渐运用到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来, 在2003年, Cochrane中心公布的腹腔镜修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 证实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于开放式, 术后疼痛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优于开放式[4], 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符。Awad指出腹股沟疝修补达到成功的目标包括:可接受最低复发率, 最低限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不适, 快速的恢复正常活动[5]。腹腔镜疝修补正好麻醉其要求, 同时本研究表明, 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复发疝、复合疝有较好的效果, 同时能早期发现隐匿疝,给予早期同期处理, 避免了患者二次住院费用, 患者术后恢复快,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临床价值较高[6-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9±4.7)h, 与对照组的(48.8±6.9)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5±3.6)ml, 与对照组的(22.1±4.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9±6.1)h,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6.7)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7±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1.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3例, 术后出现对侧疝4例。

综上所述, 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极大的减轻了腹股沟疝患者的疼痛感, 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