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整体护理配合体会
2018-08-22刁小琳胡玉娣黄翠
刁小琳 胡玉娣 黄翠
常规麻醉方式与麻醉师的技术水平有着密切联系, 传统麻醉在操作过程中, 需要根据患者解剖后的针刺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以及神经刺激探查器对神经定位的情况, 然后实施麻醉[1]。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麻醉是麻醉方式的一种创新,该麻醉能够通过超声影像直观地观察患者的神经及其周围的情况, 从而能够准确实施麻醉。本文主要对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整体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 18例;年龄50~85岁, 平均年龄(65.85±6.39)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 21例, 女 17例;年龄51~84岁, 平均年龄(64.95±6.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常规术后护理。
实验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整体护理,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应将麻醉流程简单地向患者讲解, 同时,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 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防止患者因为情绪问题对患者的手术效果造成影响, 还需将麻醉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家属,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材, 建立静脉通路, 并完成相关生理指标的监测, 帮助患者调整好体位, 方便麻醉师进行操作。在超声的引导下, 医师能够清楚地看到患者的臂丛神经,另外, 该神经周围的血管、胸膜等都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超声引导下下针, 针刺完成后, 推入麻醉药, 能够通过超声图像显示出药物的扩散情况, 从而使麻醉的成功率得到提高。③术后护理。将患者送回病房, 并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量, 例如, 术后患者的血压、体温等, 并向患者的责任护士交代好患者麻醉的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成功情况、麻醉阻滞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判定标准:实施麻醉20 min后, 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前臂内侧皮神经未出现疼痛感或者疼痛症状表现不明显, 为麻醉成功;反之, 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为麻醉失败, 需要进行二次麻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2.2 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为(37.89±3.69)min, 对照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为(45.63±5.45)min, 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49, P=0.000<0.05)。
2.3 两组患者麻醉成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全部麻醉成功, 麻醉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34例麻醉成功,麻醉成功率为89.47%;两组患者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2, P=0.040<0.05)。
3 讨论
与常规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相比, 超声引导下神经麻醉阻滞更具有优势,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能够通过超声的成像技术, 将患者的臂丛神经、周围血管、神经鞘、穿刺针以及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清楚地显示出来, 从而使麻醉成功率得到提高[2]。相关资料显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为100.0%, 且无并发症发生超声技术在神经阻滞方面应用前景较为广阔[3]。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与整体护理相互配合, 能够减少麻醉医师的工作量, 也能够提高麻醉成功率[4]。整体护理主要从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方面进行护理。术前, 帮助患者的调整情绪, 并做好术前相关检查, 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状态来应对手术;术中, 准备患者手术中所需的相关器械, 还需要准备好抢救器材, 帮助患者调整体位, 以便麻醉医师顺利实施麻醉;术后, 需要将患者的麻醉相关情况向责任护士进行介绍, 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5]。从本文探究可以了解到,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为100.0%, 并发症发生率为 0, 探究结果与文献资料相符[6], 且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与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相配合, 可提高麻醉的成功率, 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