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调查分析

2018-01-22周子焱邢家溧周鑫达张书芬李湘江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8

中国油脂 2017年12期
关键词:花生油黄曲霉植物油

周子焱,邢家溧,应 璐,周鑫达,张书芬,李湘江,沈 坚(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8)

食用油是居民必需的一类重要食品,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主要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油茶籽油、芝麻油等。近年来,市场上食用植物油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问题较多,已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食用植物油安全高度重视,通过抽检监测和风险评估等方式,对食用植物油质量进行监控。由于食用植物油的原料和加工属性,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AFs)的污染[1]。AFs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代谢产生的一类天然生物毒素,其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粮食、油料及其制品中,是迄今发现的生物毒性最强的一类毒素[2-3]。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强、污染最广、危害最大,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物[4],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潜在威胁极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5]。

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不但影响着居民的健康,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是国务院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关注的主要食品[6]。鉴于浙江省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企业和品种众多,消费特点明显,了解当前浙江省食用植物油情况,展开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调查分析,以期较为全面掌握浙江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水平和污染状况,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风险评估、预警以及决策,为群众理性科学选择食用植物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2016年9—12月在浙江省各市销售市场(包括超市、批发市场、餐饮业、小作坊等场所)随机采集食用植物油样品共计1 208个,样品种类涵盖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油茶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调和油,分批采集封存后4℃保存,采样当月20 d内完成样品检测。

甲醇、苯、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氯化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氯化钾等,均为分析纯;AFB1标准品(1.00 μg/m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超纯水(电阻≥18.2 MΩ):超纯水制备系统制备。

1.1.2 仪器与设备

Agilent 1260 infinity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 μm):美国Agilent公司;101-1型干燥箱;TGL-16C离心机;EL3002型电子天平、EL204型分析天平、Delta320-S型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AFs免疫亲和柱: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ilipore Mili-RO Plus and Mili-Q Systems超纯水制备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测定

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 GB/T 18979—2003做适当调整。准确称取5.0 g油样于50 mL均质管中,加入1.0 g氯化钠并加入甲醇水溶液(7∶3)至25.0 mL,均质器高速均质2 min,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取15.0 mL滤液加入30 mL水稀释,用玻璃纤维滤纸过滤2次,备用。经过含有AFB1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净化,取10 mL水去除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加入2 mL甲醇洗脱免疫亲和柱,收集1 mL洗脱液,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放入4℃冰箱保存,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1.0 mL/min;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进样量20 μL。

1.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AFB1标准溶液(100 μg/L)用乙腈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溶液,并进行测定,根据响应值与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y=1.756 01x,r2=0.999 9。AFB1检出限为0.1 μg/kg。

1.2.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6.0数据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食用植物油中AFB1的总体情况

本次共采集浙江省11个地市151家经销企业食用植物油样品,包括8类食用植物油,1 208个样品。调查结果显示,22份样品检出AFB1,含量范围为2.2~4.9 μg/kg,检出率为1.8%,参照GB 2761—2011规定,所调查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20 μg/kg),不合格率为0.0%。进一步随机选取了20%的样品进行平行验证,控制平行样的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以上检测的样品都采用SN/T 3868—2014《出口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与初次结果一致。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的食用植物油总体质量状况优良,大多数食用植物油生产和销售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对AFs指标非常关注,有效地保障了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2.2 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分析

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样品中AFB1总体污染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食用植物油样品AFB1总体污染水平

注:“-”表示未检出。

由表1可知,在这8类植物油中,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调和油中均有AFB1检出,平均值分别为4.0、3.4、3.1、2.2 μg/kg,检出率分别为5.2%、1.6%、0.8%、1.0%。另外,调查结果表明,花生油中AFB1的检出率最高,为5.2%,而葵花籽油、玉米油中AFB1检出率分别为1.6%和0.8%,显著低于花生油,这可能是因为花生原料在收获、储藏、加工过程中,更容易遭受黄曲霉或寄生曲霉菌的感染,而生产花生油使用了存放时间过长或霉变的花生仁为原料,从而造成AFB1污染。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食用植物油中AFB1超标率为0.0%,说明AFB1污染水平较低,安全性较高。

调和油中AFB1检出可能是由于调和油的成分中含有花生油、葵花籽油或玉米油,而这几类食用植物油中AFB1有检出,推测可能是原料受AFB1污染所致。陆晶晶[6]、李可[7]等研究表明,食用植物油产品中存在AFB1污染,与其原料有很大关系,这也与本研究推测相一致。作为浙江省特产,在此次调查检测中,菜籽油和油茶籽油均未检出AFB1,表明虽然浙江省菜籽油和油茶籽油生产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但是各企业对原料和加工过程把控较好,确保了产品质量过关。而对于大豆油,当前原料以进口大豆为主,原料品质较好,未检出AFB1。

2.3 不同地区食用植物油中AFB1含量分析

受原料及消费习惯的影响,浙江省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浙江省西部地区是我国油茶的重要产地[8],现有油茶面积1.67万hm2,其中常山、青田、莲都、云和、仙居等25个县占总面积的90%,油茶加工企业经过几年的优胜劣汰,目前主要集中在衢州地区[9-10]。浙江油菜种植区域比较广,萧山、仙居、开化、遂昌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目前菜籽油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萧山地区,不过规模相对较小。除了油茶籽油和菜籽油主要生产地区外,其他地区如沿海地区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规模企业[11],该类型企业产量较大,不但生产自主品牌的小包装成品油,还是周边地区小油厂的原料供应商;另一类则为分装企业,产量小,多以销定产,并以小型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或集体食堂为主要销售对象。

各地市食用植物油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各地市食用植物油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绍兴、宁波、嘉兴、金华、温州、丽水、舟山7个地市采集的食用植物油均未检出AFB1;杭州、湖州、衢州、台州4个地市采集的食用植物油均有AFB1检出,检出率分别为2.22%、4.17%、3.85%和10.00%。

2.4 不同包装食用植物油AFB1含量比较

此次调查过程中,根据采样样品包装材料,统计了散装油和定型包装油样品的AFB1含量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包装方式食用植物油中AFB1检测结果

由表3可知,散装油和定型包装油均有不同程度AFB1检出,其中散装油的检出率(3.8%)显著高于定型包装油(0.9%),这与刘辉[12]、王朝霞[13]、 Lee[14]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发现散装油中的AFB1检出率明显高于定型包装油。这可能是由于散装油使用的原料品质较差,无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且散装油在加工、储藏、销售过程中,无密封或密封条件不好,食用油长期暴露于外环境中,增加了黄曲霉菌等真菌污染繁殖的机会,造成AFB1检出率较高。结果表明,散装油中AFB1风险较高,建议今后对散装油的调查及相关部门监督力度应加大。

3 结 论

本次调查遵循样本种类“覆盖面广、多点采样、兼顾包装类型和生产工艺”的原则,样本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151家食用植物油经销企业,包装类型为散装和定型包装,采样涉及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油茶籽油等8大类1 208个样品,能够代表群众购买食用油的主要渠道。对样品中AFB1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食用植物油AFB1污染水平较低,总检出率为1.8%,超标率为0.0%,但花生油、散装油产品中的AFB1检出率分别为5.2%和3.8%,显著高于平均水平(1.8%),建议监管部门特别加强散装花生油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虽然本次调查受数据采集和分析时间的限制,不够全面,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浙江省食用植物油的总体质量状况。本研究下一步将更全面地调查食用植物油中危害因子水平,并开展分析影响食用植物油质量的因素,为建立更为完善的食用油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群众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BUSMAN M, LIU J,ZHONG H,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aflatoxin AFB1from corn by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mass spectrometry (DART-MS)[J]. Food Add Contam Part A, 2014,31(5):932-939.

[2] ZHANG J, ZHENG N, LIU J, et al. Aflatoxin B1and aflatoxin M1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DNA damage in differentiated and undifferentiated Caco-2 cells[J]. Food Chem Toxicol,2015,83: 54-60.

[3] 罗小虎,齐丽君,房文苗,等. 电子束辐照降解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及对玉米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6,32(10):111-114.

[4] RAO K R,VIPIN A V, HARIPRASAD P, et al. Biological detoxification of aflatoxin B1byBacilluslicheniformisCFR1[J]. Food Control, 2017, 71: 234-241.

[5] RICHARD J L. Some major mycotoxins and their mycotoxicoses—an overview[J].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7, 19(1/2): 3-10.

[6] 陆晶晶,苏亮,杨大进. 部分省市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4,13(1):34-36.

[7] 李可,丘汾,蒋立新,等. 深圳地区人群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评估[J]. 卫生研究,2014,43(4):630-636.

[8] 王开良,曹福亮,姚小华,等. 浙江红花油茶茶油中脂肪酸主要成分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2):131-134.

[9] 康志雄. 浙江的油茶生产[J]. 浙江林业,2005(1):16-17.

[10] 金青哲,王丽蓉,王兴国,等. 木本油料油脂和饼粕产品开发[J].中国油脂, 2015, 40(2):1-7.

[11] 李然. 中国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12] 刘辉,张燕,熊波,等. 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调查[J]. 广东化工,2015,42(4):29-30.

[13] 王朝霞,齐翠莲,郭玉麟,等. 烟台市城区2011年食用植物油监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224-2227.

[14] LEE J, HER J Y, LEE K G. Reduction of aflatoxins B1, B2, G1, and G2in soybean-based model systems[J]. Food Chem, 2015,189: 45-51.

猜你喜欢

花生油黄曲霉植物油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不同品牌花生油感官品质分析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不同方法提取的花生油品质分析研究
六招告诉你花生油这样挑选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植物油种类及掺杂的荧光光谱鉴别研究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