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21杜杰徐占东闻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5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大学生创业对策建议

杜杰 徐占东 闻静

摘要:当下,在国家创新战略引导下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蓬勃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服务机制僵化,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目前社会和学界并没有对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内部的服务给予相应的关注度,为解决我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从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现状入手结合高校特有资源进一步探讨改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文献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一个国家性难题。国家从政策上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文件,提出建立高校孵化基地,把建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列为一项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推进大学生创业计划。然而被寄予厚望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并没有实现其预期的服务效果,而仅仅是完成了在政府政策指导下的一些形式上的指标。如何解决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概况

(一)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起源

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府政策则可以追溯到2002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0年教育部又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一方面要加大高校创业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并且完善孵化基地配套设施和服务。此后,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依托高校平台建立了高校创业孵化基地。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地高校创业孵化基地迅速发展起来。

(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现状

关于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和现状没有官方正式的统计,因此对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数量、资金投入和产出等指标没有精确的统计。但是可以从国家和各省市级认定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量上得到一些数据。2017年国家公布的9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中,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占了26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江苏省公布的65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里,高校占了20个。结合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实地调研情况,國内本科以及专科院校基本都具有1个及以上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从这个角度来计算,目前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总量约为2000个,并且数量还在不断上涨。

三、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存在问题

(一)服务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是在政府扶持下产生的,属于非盈利性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创业孵化基地为新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关键资源嫁接的动力。根据刘坤、王克俭(2016)和胡宇彬(2017)的研究,目前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大多是由高校组织运作的,缺乏企业化的运营能力,盲目依托政府和高校扶持。而国家和政府扶持是依据考核标准的,即创业孵化基地的场地面积、入驻企业数、基地建设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创业服务情况等。政府对创业孵化基地中的每项活动都有一定的补助和优惠,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会更倾向于政府性活动。

(二)缺少社会网络服务功能

目前做得最好的几个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创业训练基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以自身高校品牌为基础吸引专业风投、国内外导师团队以及导师自带资源支持,早已实现企业化运作并且拥有庞大的社会资源。根据 Bank N、Fichter K和Klofsten M(2017)的研究来说,社会关系网络的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构建有效地价值网络。相比社会关系网络涉及面窄的企业,那些拥有较大或较广社会关系网络的新企业所构建的价值网络更为有效,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关键的资源。相比之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往往缺乏为新企业构建完整价值网络的能力,只能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服务,而对于知识交流、价值对接等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取关键资源的活动往往是望尘莫及。

(三)服务平台资源冗余严重

高校和科学研究院是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依托平台,也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人才、科研设备以及获得科研经费的能力也优于企业,因此高校内部具有庞大的科技成果资源。根据中国统计局2016年的《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年申请专利数为53620件,专利出售数却仅为933件。也正如学者潘彦彩(2017)研究表明,大量的高校科技成果资源在高校内部闲置。根据实地走访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结果,大量的创业团队不能接触了解到校内研究学者的科研成果,本科生创业团队对此更是知之甚少。

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提升对策

(一)充分利用存量资源建设节约型的硬件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服务体系包括优质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通信设施等基础实施建设,这是建设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前提条件。硬件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土地资源,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根据王希良(2012)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提出的建议,硬件服务体系是必要的,但是不可以将资金过多地使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理念,合理利用现有的存量土地建设必要的交通、通信和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

(二)优化中介服务体系

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中介服务机构只是挂了一个牌子,而并未发挥其应有职能。在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必然会遇到一系列诸如人才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成果转化、投融资等金融及法律问题。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却无暇顾及或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创业孵化基地的中介机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区完善的中介服务能够为创业孵化基地企业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可以一心一意的去从事技术创新活动。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应积极吸收政府、高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构建一个高效能、高水平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引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并与这些机构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完善信息技术基础,促进产学研转化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处于高校的内部,按照常理来说孵化基地内部应该是高校最好的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但是在实地调研中可以发现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中的知识资源和技术资源存在着大量的冗余,高校资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化。一方面,入驻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都是学生,接触不到高校的专利、知识产权资源;另一方面在孵化基地中挂名的技术专家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管理和引导作用。因此,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将高校专利、自然科学基金在学校内部信息系统公开,并且在创业活动中大力引导;另一方面,在学生接触高校资源的同时,可以联系专利或知识产权的研究团队,从团队中抽调老师对这一项目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坤,王克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要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6(10).

[2]胡宇彬.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3]Bank N, Fichter K, Klofsten M. Sustainability-profiled incubators and securing the inflow of tenants – The case of Green Garage Berli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57).

[4]潘彦彩.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与优化研究[J].知识经济,2017(04).

[5]王希良.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大学生创业对策建议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