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下肢丹毒并发象皮肿1例
2018-01-21郭海英朱媛媛
孙 菁 郭海英 朱媛媛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章某,女性,92岁。2017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右下肢红肿热痛1月余。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高热,右足踝焮红肿痛,肤温升高,于我院(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就医,急诊门诊诊断“右下肢丹毒”,急诊血常规白细胞12.3×109/L,余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抗感染治疗,热退但下肢红肿仍有,疗效不佳。3天前,患者发觉红肿范围扩大,肿痛加剧,疼痛难忍,遂前来就诊。查体:患者经轮椅推入诊室,两眼有神,精神状态尚可,面色红润,体型较胖。无发热,口干喜饮,胃纳尚可,睡眠欠安,小便正常,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滑。局部望诊:双足均有足癣,右下肢明显较对侧红肿,皮肤暗红干燥,踝部周围皮肤皮皱加深,触之较硬、粗糙,肤温较高,无波动感,按之色白疼痛,可见明显凹陷,放手即红色,足背动脉搏动尚可。诊断为丹毒合并继发象皮肿Ⅱ期,辨证为湿热毒蕴证,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消肿止痛。拟方:仙方活命饮加减。用药:金银花、薏苡仁、生地黄、连翘各15g,玄参12g,水牛角(先煎)、当归、牡丹皮、赤芍、黄柏、苍术、牛膝、三棱、莪术各10g,甘草6g。7剂。水煎服。复诊:前方剂尽,疼痛较前稍好转,肤色变暗,肤温较前降低,其余症状同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滑。前方加乳香、没药、神曲、法半夏各10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炙甘草各6g。7剂。水煎服。另予黄芩油膏外用清热解毒。后随症加减治疗14天后,症状基本消失,与健侧比较基本一致,痊愈。
按:本案例患者年龄较大,是症状不典型的丹毒,血常规未见白细胞升高,体温正常,但患者下肢持续红肿热痛,没有糖尿病病史,足背动脉亦尚可,患肢抬高水肿不能消退,表现为压凹性水肿,故诊断为丹毒合并继发象皮肿Ⅱ期。西医认为这些症状是由局部细菌感染所致,所以予以抗感染治疗,虽热退但红肿仍在,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之间,不得外泄,内侵营血。故针对患者体内湿热之邪予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湿,疏经通络之组方,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抗感染治疗。方中金银花、连翘性味甘寒,前人称之“疮家圣药”,善清热解毒疗疮,轻清透泄,故重用为君;又以生地、玄参、丹皮、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滋阴凉血,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佐以四妙散(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清热燥湿,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另黄芩油膏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功效为清热解毒。中医内外合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患者双足患有足癣,可能是此次患病的主要诱因。足癣为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皮肤角质层损伤,局部皮肤屏障缺失,细菌由皮肤破损处侵入引发下肢网状淋巴管炎。近年来足癣和下肢丹毒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同时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足癣是下肢丹毒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足癣可有效预防丹毒。为了避免患者下肢丹毒的复发,有必要针对足癣进行彻底治疗。平时生活中也应注意卫生,穿棉质透气宽松的鞋袜,勤剪指甲,避免抓挠而导致的破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