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2018-01-21王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肺心病满意率呼吸衰竭

王冬梅

(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必须要给予有效治疗,否则可能会致死,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好的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1]。本文特以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研究,对其施以针对性护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7~80岁,平均(57.01±3.79)岁;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8~79岁,平均(57.27±3.58)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病房管理工作、日常查房护理,对患者给予翻身护理和对症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对病情的担忧,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及时通过沟通予以疏导,了解患者情况,并例举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并发症护理。定期检查呼吸机,保证正常运转,做好呼吸道护理,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排痰,避免引发肺炎或呼吸道感染等,吸痰时动作应轻柔。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记录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复发例数,计算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本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自行拟定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接待、相关介绍、服务态度、沟通方式和技巧、护理工作、操作技术、病区环境、日常巡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共25项,每项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级别,分别给予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其中整体满意度评价以总评分为依据,评分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0~90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例数和基本满意例数计算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采用描述,然后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总满意率均采用(%)描述,然后行χ2检验,若结果中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恢复情况对比:在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上,参照组患者为(26.33±3.60)d,研究组患者为(13.85±2.37)d,研究组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25,P=0.00)。在平均住院时间对比上,参照组患者为(29.10±4.78)d,研究组患者为(15.29±3.65)d,研究组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13,P=0.000)。

2.2两组研究对象预后情况对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上,参照组4例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2例肾功能异常,1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6.32%(10/38),研究组1例应激性溃疡,1例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26%(2/38),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9,P=0.028)。在复发发生情况对比上,参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18.42%(7/38),研究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2.63%(1/38),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0.025)。

2.3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对比:在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中,参照组15例非常满意,16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1.58%(31/38),研究组24例非常满意,13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7.37%(37/38),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21)。

3 讨 论

肺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部分患者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合并呼吸衰竭,引发呼吸障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进而导致机体难以实现有效的通气和排气,最终使机体出现缺氧症状,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以及肺性脑病等。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病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给予有效的给氧、排痰、吸痰等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以及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等方面来说非常重要[2-3]。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一方面要严格预防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结合患者病情予以对症护理,以促进疾病好转和康复。既往不少临床资料显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症状得以更好的缓解和治疗,显著缩短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4-5]。本次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研究还显示,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这与其他文献研究结果相符[6],提示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和病房护理可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7.37%>81.58%),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给予针对性护理具有很好效果,一方面可以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患者预后,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心病满意率呼吸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