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现林教授运用通痹舒筋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经验总结

2018-01-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痹证肩部肩周炎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关节囊及滑囊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早期仅表现为轻微疼痛,继则疼痛加重,夜间较甚,常影响睡眠,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1],伴或不伴肩关节活动不利,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直至形成“粘连”、“冻结”。肩周炎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以50岁左右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该病病程较长,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镇痛,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麻醉下手法松解或关节镜下松解重症肩周炎等[2]。虽然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不一[3]。李现林教授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本院协作方通痹舒筋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肩周炎在中医学上属“痹证”范畴,俗称“肩凝风”、“露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针灸甲乙经》载: “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朱丹溪在《脉因证治·肩背痛》描述了其详细症状: “病则……颈肩臑肘臂外后廉痛。”本病多由于气血渐亏,风寒湿邪侵袭机体,或是外伤迁延不愈所致。如《普济方》云: “此病( 肩痹) 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古今医鉴》云: “病臂痛为风寒湿所搏,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所袭,遂令臂痛; 及乳妇以臂枕儿,伤于风寒而致臂痛者……有血虚作臂痛,盖血不荣筋故。”《类证治裁》则对肩痹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 “中年以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儒养,风寒侵袭,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活动受限。”《黄帝内经》提出:“病在阳曰风,病在阴曰痹。故痹也,风寒湿杂至,犯其经络之阴,合而为痹。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劳损筋骨,肩背疼痛。”《张氏医通》亦载:“或因提掣重物,皆致痹痛。”说明外伤也是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所以肩周炎的中医病理特点为气血渐虚,筋脉失养,风寒湿邪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凝滞,筋骨不利或外伤迁延不愈而发痹证。

2 通痹舒筋丸

药物组成:麻黄、苍术、川牛膝、醋乳香、醋没药、细辛、全蝎、僵蚕、制天南星、制马钱子、木瓜等。上药粉碎,做成水丸(由本院制剂室制备),主治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主证表现为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 次证为畏风恶寒; 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滑或紧[4]。

3 病案举隅

3.1 病案1 患者,男,51岁,2016 年 10 月 11 日初诊。主诉:右肩关节周围疼痛两年,逐渐加重伴活动受限1月。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周围疼痛,遂至当地诊所外用膏药贴敷治疗(具体膏药不详)后疼痛有所缓解,期间间断发作,时轻时重,1月前右肩部疼痛逐渐加重并伴右肩关节活动不利,受凉明显,遂来我院门诊治疗,初诊时患者右肩关节周围疼痛,遇凉明显,查体见右肩关节周围肌肉稍有萎缩,右肩压痛,背伸上举受限,X线示:右肩骨质增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右肩周炎。中医诊断:痹证,风寒湿型;治法:祛风湿,止痹痛,舒筋骨;方药:通痹舒筋丸。12剂,口服,一次5 g,每日两次。

2016年11月15日患者治疗1个月复诊,右肩部疼痛不适减轻,右肩关节活动较前改善。

2016年12月17日三诊,患者服用水丸两个月,右肩部疼痛不适明显减轻,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嘱患者继续服用水丸,同时加强右肩功能锻炼。

2017年5月随访,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未再发。

按:李现林教授认为本证属痹证之风寒湿型,本案患者,中年男性,素体劳累,肝肾亏损,筋失濡养,风寒挟湿侵袭,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经络痹阻则见关节活动不利、肌肉稍有萎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亦为风寒湿痹之象,治疗应以祛风寒,除湿痹,通络止痛,补肾壮骨为则,故予通痹舒筋丸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舒筋活血,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予水丸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预防再发。

3.2 病案2 患者,女,48岁,2017年3月08日初诊。主诉:右肩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伴活动不利1月。患者平素体虚,半年前淋雨后右肩部酸痛不适,伴右肩沉重感,后每遇阴雨天气明显,未予重视治疗。1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右肩关节活动不利,至当地医院诊断为肩周炎,给与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初诊时患者右肩部疼痛、酸沉不适,伴右肩关节活动不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紧。西医诊断:肩周炎。中医诊断:痹证,风寒湿型。给予通痹舒筋丸12剂,水丸口服,一次5g,每日两次。

2017年04月10日二诊,患者右肩部疼痛减轻,仍感酸沉,右肩关节活动较前改善,嘱患者继守原方治疗。

2017年05月10日三诊,患者右肩部疼痛明显减轻,酸沉重感觉消失,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告知患者加强右肩关节功能锻炼,停药。

2017年10月随访,患者病情已完全恢复,未再发。

按:李现林教授认为,本案患者平素体虚,而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基础,《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亦有云:“皆因体虚,则受风湿”,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患者涉水冒雨,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痹阻经络,气血凝滞,筋骨不利而发痹证,故予通痹舒筋丸以宣痹止痛。

4 讨论

临床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对症处理为主,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或消除炎性渗出以解除黏连,增加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从而达到治疗或缓解其发展进程的目的[5]。《医门法律》云:“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根据肩周炎的病因病机,李现林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通痹舒筋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通痹舒筋丸中川牛膝主治风湿痹痛[6],麻黄具有发汗解表散寒之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苍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苍术为祛风散寒要药。乳香、没药相须为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细辛:“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僵蚕与全蝎合用,主治风寒湿痹,筋脉拘挛。再用木瓜舒筋缓急,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神农本草经》始称: “主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天南星祛风解痉,侧重攻邪散结。诸药合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痛壮骨,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内外兼治,标本同顾。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通过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产生镇痛作用[7];苍术具有镇痛、抗炎、保肝的作用[8];川牛膝含的昆虫变态激素、脱皮甾酮、杯苋甾酮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具有补益作用[9];细辛挥发油具有解热镇痛作用[10];僵蚕具有抑菌、增强免疫的作用[11];研究证明全蝎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全蝎的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鼠热板反应,减少醋酸诱发的扭体次数,延长其舔足潜伏期[12];朱建伟等[13]通过对马钱子碱的镇痛作用及药效动力学研究,发现马钱子碱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研究发现木瓜中木瓜苷等有效成分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去风湿效果[14]。本方通过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继而临床产生消炎止痛、缓解关节粘连、改善肩周炎症状的作用[15]。

李现林教授根据风寒湿型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合用诸药,对症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痛苦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且又经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痹证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乌头对寒、热痹证大鼠痛觉敏感干预作用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