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老中医何复东常用对药经验总结

2018-01-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龙胆草仙鹤草苍耳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何复东老中医早年师从张绚邦、陈苏生等新疆名医,延承其辨证论治思想及临证经验,从医五十余载,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何老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五批、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被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笔者有幸成为何复东名医工作室成员,师从何老,学习中发现何老临证组方灵活多变,擅用对药,现将何老常用对药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如下。

1 对药

1.1 桑叶、菊花 何老常将两药配伍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肝火上炎所致眩晕等症,凡病在上焦、头目,与风热、肝胆热相关的病证均可使用。常用剂量为桑叶10~30 g,菊花10~15 g。其中桑叶性甘以益血,寒以凉血,甘寒相会,故下气而益阴。菊花能除风热,益肝补阴,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1.2 黄连、龙胆草 何老在临床中凡见口苦、尿黄、烦闷、懊恼为肝火上炎或肝胆湿热者,常将此两味药配伍使用,可清肝泻火。常用剂量为黄连10~15 g,龙胆草15 g。黄连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以导泻心下之虚热。龙胆草苦、寒,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黄连配以龙胆草则清肝泻火。正如朱震亨所云:“黄连,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若脾胃气虚,不能转运者,则以茯苓、黄芩代之。以猪胆汁拌炒,佐以龙胆草,则大泻肝胆之火。”

1.3 全蝎、蜈蚣 何老将全蝎、蜈蚣两药相合,取其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效,应用甚广,凡见风之病,皆可用之,从风咳、风泄、癫痫、惊风,各类疼痛及过敏、痉挛性疾患均可使用[1]。在使用中依据症情不同,药量随之加减,全蝎治疗面神经麻痹5~10 g,风咳3~6 g,镇痛需用至30~45 g,痛经亦可用之。蜈蚣3条。蝎乃治风要药,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两药相合尤善搜风通络。

1.4 薏苡仁、鸡内金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鸡内金甘、平,健胃消食,涩精止遗。何老指出薏苡仁、鸡内金相合健脾除湿之力最强,一运一化,运化结合,薏苡仁健脾渗湿,鸡内金可将湿气运化而去。临证凡见脾虚湿盛所致纳呆、腹胀、中满、舌苔腻者可用之,另外薏苡仁与鸡内金尚有抗肿瘤、营养支持作用[2]。常用剂量为薏苡仁30~60 g,鸡内金15~30 g,抗肿瘤时薏苡仁可用至60~100 g。

1.5 山药、石斛 何老治疗胃病时注意到温阳同时可能伤阴,化湿亦会伤阴,山药石斛相合能补脾养胃,养阴生津,与温燥药物配用,可顾护脾胃之阴。临证对于脾胃阴伤,舌苔欠津、花剥者,投以山药石斛,滋养脾胃之阴而无滋腻之弊。常用剂量为山药15~30 g,石斛10~30 g。山药,本属食物,古人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然其气虽温而性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3]。石斛,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

1.6 芦根、白茅根 何老在临证中将两药大剂量配合以利尿消肿,如心衰、肝硬化水肿。其曾用生脉饮合二根汤治疗一例心衰,二根皆用至250 g,仅服一剂,水肿尽消,疗效明显。二根合用利小便而不伤津、不伤阴,临床中可应用于各种水肿病证。常用剂量为芦根100~250 g,白茅根100~250 g。其中芦根能渗湿行水,《山东中药》载其可“治浮肿。”白茅根甘、寒。清热生津,利尿通淋。《本草正义》有云:“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又通利小水,泄热结之水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

1.7 生半夏、生南星 何老认为肿瘤的形成多因痰毒蕴结,且此痰为老痰、顽痰,故需生半夏、生南星相须为用,方可散结消瘤,然两药性峻有毒,配合仙鹤草、薏苡仁则兼能益气扶正,疗效更佳。常用剂量为生半夏15~30 g,生南星15~30 g。《主治秘要》载半夏能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天南星,开结闭、散风痰之药也。现代药理研究半夏、天南星均具有抗肿瘤作用[4]。

1.8 苍耳子、陈皮 何老临证常用苍耳子、陈皮相须为用治疗痄腮。苍耳子消肿,陈皮消胀。20世纪70年代,昌吉吉木萨尔县腮腺炎流行,何老用此对药对治疗,收效颇验。苍耳子、陈皮需要用至15~30 g。苍耳子辛、苦,温,能散风除湿,通鼻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5]。痄腮病主要病机为感受风温邪毒,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陈皮理气、疏通壅滞,苍耳子散风除湿、解毒疗疮。

1.9 芦笋、仙鹤草 何老临证常将此药对用于热毒蕴结、正气已虚的肿瘤治疗,两药相合能散结消瘤、扶正祛邪。常用剂量为芦笋、仙鹤草各30~50 g。《重庆草药》载:“芦笋清火解热,芦笋能抗肿瘤而不伤正,扶正祛邪,散结消瘤。”中药药理试验显示仙鹤草有抗肿瘤作用,但不损害正常细胞,并能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实际上是具有扶正作用)。

1.10 鳖甲、穿山甲 鳖甲能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主癥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阴蚀、痔核、恶肉。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攻坚散结、通行经络,用治癥瘕痞块[6]。两药相合,软坚消瘤,还可以配用皂刺等药物,何老常将其用于治疗各类肿瘤,常用剂量为鳖甲30 g、穿山甲15 g。

2 小结

在跟师学习中,笔者发现何老擅用对药组方,且针对不同病证其用量也相对固定性,若能很好的掌握其使用对药的经验,在临床应用中便能事半功倍。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大量对药应用的经验。何老临证常用对药是其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凝练,这些对药既有传统方剂中对药的传承发挥,如桑叶、菊花,黄连、龙胆草,生半夏、生南星,全蝎、蜈蚣等对药,又有自身临床经验总结的对药如苍耳子、陈皮,薏苡仁、鸡内金,山药、石斛 ,芦笋、仙鹤草,也有学习他人经验广泛使用体会的,如芦根、白茅根,鳖甲、穿山甲。这些对药配伍有些能起到药效协同作用,有些能互消其副作用专取其所长,有些能相互作用产生特殊疗效。在配合方面,有些反应了传统药效、药性配伍理论,也有一些借鉴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及特异性辨治经验。临床运用这些对药时,既可以针对患者病机以对药为主干随证组方,也可以在主方基础上随证选用,做到依法选药、法随证立,方可收到确切疗效。

猜你喜欢

龙胆草仙鹤草苍耳子
仙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活动室里的苍耳子
带刺的苍耳子
仙鹤草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
龙胆草抗氧化活性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仙鹤草的妙用
苍耳有颗温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