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2018-01-20胡金强
胡金强
摘要: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淄博市提出“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总体框架,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是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梳理具体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推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型 智慧城市 统筹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99-02
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势与环境
(1)新型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迭代演进的概念。近年来,我国近三百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个尊重、五大统筹”理念的提出,城市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
(2)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环境。从国际上看,韩国、日本先后推出U-Korea、U-Japan国家战略规划,欧盟制定了智慧城市框架,美国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把智慧城市作为9个重要创新方向之一,等等。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引领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潮流,为我国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现实参照和借鉴。
从国内看,国家层面近年来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2015年,新型智慧城市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的通知》,将组织100个城市进行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
从技术层面看,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ICT技术迅猛发展,PPP等新型商业模式开始规模化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和技术更加成熟,使各级政府可以从更高战略层级,在更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整合更多资源来谋划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客观上也使欠发达地区、急需转型升级地区以及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的地区具备了从高点切入弯道超越先进城市的可能性。
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淄博市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探索和实践,虽取得一定进展,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制定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课题组对淄博市新型智慧城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从总体来看,淄博市得分58.4分,在全省列第10位,属于中游偏下水平。8个一级指标中,只有“网络安全”一项得分率超过80%,其余7项指标全部低于70%,有5项指标低于60%。21个二级指标中,只有5项指标得分率超过80%,8项指标低于60%,还有“开放共享”“电商服务”“城市管理”3项指标不超过10%。
(2)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亟待加强。8个一级指标中,得分率最低的一级指标是“信息资源”,满分7分仅得1分,得分率仅为14.29%。该指标主要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率和政企合作对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情况三个方面评价计分,表明淄博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方面差距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国内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共性问题,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侧重解决的问题。
(3)便民惠民效应不尽理想。目前,比较成功的智慧民生应用大多由企业研发推广。如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等手机App的应用,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甚至推动了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相比之下,政府主导的智慧应用则普遍存在功能不完善、界面不友好、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对政府决策服务支持不足,也使沉淀在政府层面的数据价值未能充分发掘。例如:“淄博公交”App,新增公交线路信息显示不准确、更新不及时;“淄博市中心医院”App不能一号多用,成人和儿童需要分别注册不同的登录账号,等等。
(4)智慧产业规模较小,支撑带动作用不强。一是缺乏大企业、大项目。信息、软件行业的企业大多数为小微型、初创型企业。2017年市政府重大项目中,信息产业类项目共11个、总投资81.3亿元,分别只占总数的2.7%和3.3%。二是信息化投入不足。与本市其他产业比,仅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甚至低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其营业收入比例不足0.5%,与省内一些大企业差距巨大。三是智慧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不够。软件、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型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用不明显,炒概念博噱头的多,实际运用取得实效的少,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作用不够。
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路径
(1)尽快转变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的竞争。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的转变,首当其冲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切实加强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淄博市重大发展战略,高端定位,全力推进。要切实转变画地为营、故步自封的思想觀念,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一致,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加快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高水平编制淄博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各级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顶层设计和统一指导。总体规划应当坚持高点定位、突出特色、有所侧重、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建设模式等方面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兼顾淄博市现实基础和承载能力,预留足够空间,确保与时俱进。此外,还要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充分衔接。
(3)加快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资产,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石。目前,淄博市已经确定一体化建设全市大数据中心和电子政务中心,这是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大推进力度。鉴于大数据中心一次性投资大、运行维护技术要求高,建议采用“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整合现有大数据资源,分期分步建设集云计算中心机房、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通用视频会议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数据中心。
(4)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加快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六大基础数据库,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服务接口,为各级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奠定基础。建议市级层面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局,与市电政信息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实行统一指导,包括统一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负责全市数据资源汇集、整合、交换、开放、共享、应用等工作,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开放。负责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等工作。
(5)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企业秘密、公民隐私。因此,要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实行统一同城和异地灾备,保障数据安全。实行统一的数字认证,建立严格的数据分级授权使用制度,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