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效
2018-01-20雷文生
雷文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数学教育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数学的学习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数学这门重要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于教师来讲,则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来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有初步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上课效率。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1-0138-01
预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手段,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在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之后总是能够对数学知识有快人一步的了解,这对于小学生的课堂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合理有效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探索,并能够产生自身主观上的见解,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预习的重要性逐渐被更多的教师所认识,所以,本文将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提出建议。
1.加强小学数学预习内容布置
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告诫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预习与否,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不足以保证其对每个知识点都能完成正确的预习工作,所以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之前应当对数学课本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在布置任务之前判断哪类知识点较容易,适合学生自己预习,哪类知识点较为复杂,不适合学生预习。因为学生的预习是为了保证学生有更高的课堂效率,正确的预习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但是如果小學生预习较为困难的知识点,不仅不会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还会导致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有限,教师应当合理的把握,错误的预习方式会导致小学生在面临较多的难题后失去学习的动力,对抽象的数学产生厌倦感。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推导公式”之前,应当认识到这个知识点对小学生来讲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不能够让小学生自己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这会使得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于学习产生畏惧感,认为自己无法掌握困难的数学知识,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布置这部分内容的预习工作时,应当先从巩固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的公式的理解开始,指导学生在复习时要结合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来对体积公式进行推导。
2.加强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指导
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以及擅长的领域不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预习策略。教师在设计预习任务时,应当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发展程度和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对每部分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这种方式不仅不会使得态度不积极的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更会使得态度积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的预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布置不同的预习形式,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或者逻辑思考,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前对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基础能力进行分组,对于学习积极的同学,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保证其对于知识有足够多的探索。而对于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要尽量在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预习。或者,可以布置成两种不同的预习形式供学生们挑选,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对某部分知识的喜好程度自行选择,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多样化。
3.加强小学数学预习效果发挥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提前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积极的将实际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预习任务相结合,才能保证学生的预习产生实质上的效果。学生在对知识进行预习之后会对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当合理的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更加深入的讲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在预习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讲解,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的预习更加具有实质意义。
例如,教师在讲述“长方体体积面积推导”时,应当首先询问学生预习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在之后的课堂讲解中要着重强调学生所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时,让学生对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进行分析,观察各面的面积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关系,发现其中隐藏着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也使用这一方法,通过对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进行分析,来发现体积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并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会过于陌生。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所学课程的难易程度向结合,来布置不同形式的预习任务。并且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发挥预习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