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2018-01-20陈小华
陈小华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课程体系已经全面建构,与之匹配的综合评价方案也应运而生。作为小学9门国家基础课程最重要的语文学科,不管是在教学的观念还是在教学的方式上在新课程改革下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该如何落实评价呢?
關键词 评价;思维;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5,A,TN8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2-0002-01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评价都要具有激励功能,要遵循评价的发展性原则。不是要评价学生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要评价学生该成为怎样的人。因此语文课堂的评价要体现多元化因素。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激励性,应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如果教师能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比如教学案例:教学《钟表店里的争吵》。
师:孩子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发现钟表店了有很多种钟表。
师:很不错,你关注了钟表的种类和数量。
生:我发现课文最后一句是个反问句。
师:你可真是个心细的孩子,连标点符号都关注到了。你能领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吗?
师生一起读句子。
生:我发现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我发现最后一句话是一句写道理的话。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学会去发现和接受新事物的优点。
师:老师也发现你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
……
上述课例生动地体现了课堂评价的魅力,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思维活跃,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不单单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更超越了文本,展现了灵活性。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通过这些评语,受表扬的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受到鼓舞而信心百倍,更加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老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助燃剂,能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同时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其次,把评价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互相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因此开展互评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表现,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开展互评。
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比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地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要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表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
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自我评价中去,调动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他们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又要强调评价方式的动态,既要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又要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我们要在充满爱和激励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粉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6(1).
[2]耿丽丽.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刍议[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5):00246.
[3]马雪莲.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冷思考[J].求知导刊,2015(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