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2018-01-20王静欣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2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网络语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的渗入,网络为交际媒介的交流形式已经普及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体,是伴随网民这一特殊群体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其中性别差异在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不同特点,男性和女性在网络会话中的语体风格并没有因为虚拟空间而消失。

【关键词】网络语言 性别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229-02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络语言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生的成员,具有人类社会的属性,在不同社会成员中显现出不同的特性。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出现并使用的语言,随着人类社会对网络的使用和需求的增加,互联网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文化。网络语言是这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传播方式的独特,其信息运载手段的独特,带来信息表现手法的独特[1]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包括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根据语言变化的规律在语音、语法、词汇及语篇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在书写和词汇的特征:表情符号使用频繁,字母和数字组合:词汇特点,使用谐音创造新词,生成新的表达意义;语法规形同虚设,如:我是一个学校附属公司,我是一个讨厌的人:我是个不喜欢你的人;语音特点:拟声词,表音形容词重复使用。

三、网络语言和性别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是人类语言差别最古老的形式。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同语言中, 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2]。

1.不同交际情景下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人类独有的,远远超越了任何动物的交流系统,所以我们不同于动物。在语言中性别所指的是语法范畴,例如,名词的语法变化,名词有时可以活用为动词。人们传统上用“性”来纪念男女间的差异。性别是社会的所给予的,男性或女性和性别的界限是不固有的,由许多的社会因素构成,社会角色的分工,造成了男人或女人的地位的区别,包括社会分配的问题也存在性别的差异,在语言方面,男性和女性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文字产生以前,男性借助于图线表达自己,女性更多的使用图画表达感情。

(1)转向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中每一个常见的会话通常不是在线用户双方约定的,而是经过了许多话题的转换。转向的特征是:一个提出话题开始然后停下来,然后另一个加入,继续讨论或停止。此时“转向”就意味着转变,即一位发言者向另一个方向的谈话,在网络论坛中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转向”这种交际情况下,女性更倾向于针对原来的话题发表言论或者给出简单的回应,而男性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逻辑转换话题,而且男性对女性提出的话题转向更具攻击性,特别是他们拥有发言权的时候。

(2)中断

网络交际中,当一个人针对某一话题长篇大论时,中断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试图打断别人的对话以利于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断涉及到对话题的熟悉和深入程度,因为需要更深的了解一个说话人的话语结构,比较女性与男性的中断,我们可以发现,男人的言语风格是带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而女性则是温和性和合作性的,在女性的话题中大多能感受到就某一话题和谐的诚意,而在男性对话中则不可能会感到舒适与重叠的谈话亲密度。

(3)最小响应

由于不同的目的,男人和女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应某个话题,比较男性和女性在这一交际方式上的表现发现,在网络论坛中男性将最小响应作为一种技术,用以避免参与或开发与女性有关的主题。与之相反,女性总是在不断的转变中,不断地反应,在不断地鼓励发展他人感兴趣的话题,甚至大多数的时间,他们会鼓励演讲者继续他的话题。男性与女性对于最小反应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在男女混合性对话中,男性演讲者经常说“好”,或是在某些适当的时候,只会让他们停下来,给于最低的回应,这种反应可能是最小的。

(4)话题和话题控制

在网络会话中,话题控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同一性别对话中,话题总是具有性别特点,比如男人总是把话题重点放在独立性、地位和排斥他人的观点上,所以男性倾向于使用语言的信息功能。女性更关心的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有利于语言功能发挥作用的交流方式。从网络话题分布发现男性和女性对话题的兴趣各不相同,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倾向于谈论客观的话题,如政治、经济、计算机、体育等;对于女性,她们更喜欢化妆品、服装、家庭、情感和人际关系。

(5)談话量

在一个正在进行的话题或主题的讨论中,谈话量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会话特征。男性和女性之间在谈话量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虽然这种显著性是否稳定还有待检验,对于女性的谈话,人们总是认为女人说话太多,从她们在谈论的话题中得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显而易见,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偏见。研究证明,男人说话更多,在新闻媒体的讨论节目、网络访谈,丈夫和妻子之间的自发对话中显示,男性对于热衷的话题,谈话量明显高于女性,而且,男性谈话量的离散程度比女性高,除了谈话量和话题的离散程度差异之外,男女谈话量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在涉及政治经济,国防军事,历史地理,时尚消费、IT等话题时的谈话量大,而对于工作、旅游、家庭、情感、婚姻、健康等类的谈话量小。这种整体上的差异与网络的媒介特点有关,网络作为大众平台,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网络为基点,是个人和公众的有效结合,网络不仅是个人用来宣泄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日常生活细节,分享生活中细腻情感的地方,也是获得信息同时与他人交流信息,获得他人帮助及帮助他人的一个场所,是大众获得话语权并保证话语权得到实现的一个有效途径。

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男性与女性在使用语言上的区别。由于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本身。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观察发现,网络语言的性别特征比较明显,网络中,男性谈论的话题多是与地位,独立和信息有关,所使用的语气则是建议,命令和急躁,。相反,网络中大多数的女性的对话则充满了支持,感激,理解,亲密、提议和妥协。

2.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分析

是什么造成了男性和女性在网络语言对话中的这种格局呢?首先,在任何文化当中,人们都无法脱离现实的社会背景,潜意识中的这种性别角色定位,使男女两性都有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角色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原型”。这种固定模型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为了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促使人们按照模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凡是不符合这些角色的行为都会遭到反对和否定,因此在网络中男性和女性也在践行着这种原型理论。这种模型对网络语言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男性和女性在网络中不同的言语行为特征。

其次,结果表明,女性在线谈话时更喜欢使用委婉的表达法,为了使对话成功,语气一般更委婉,更礼貌,交流时多用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3]。这样它可以让这个话题得到其他在线用户给予的支持和回应。男性则是使用话题控制,用语色彩等方面的反应,显示他们在网络语言中优势地位。最后,在网络上,男性的在线演讲更多的是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也即是男性很容易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具创造性,更能体现其社会地位。

由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4],男女两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一方面跟人类的生物特性有关,另一方面又跟社会的和心理的等多种因素相关,诸如文化传统、社会地位、道德观念、年龄、性格等密切相关。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使用夸张的词语。因为夸张的词语可以使她们更准确地表达心理感受,使用它们来保持在互联网另一端他们的礼貌。性别差异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与交际风格有关,女性讲话时特别注意言辞的礼貌和得体程度, 她们对礼貌的要求比男性普遍高上一个档次。在所指相同的情况下, 女性往往选择礼貌程度高、间接、过于复杂的表达方式。她们在请求时常常使用间接请求形式相关。无论是在真实的和虚拟的世界,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都很少受社会压力和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

所有的男性和女性在使用网络语言是都遵守一些特定的规范,两性的许多语言行为差异都来自于一定社会中两性的模式[5]。网络语言虽然是发生在虚拟空间中的,但社会习俗在这个在线社区中一样得到反映。

總之,网络语言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不同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都会推动网络语言的向前发展[6]。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因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性别差异上。网络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应该试着了解自己的语言模式形成良好的网络语言礼仪,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强调网络礼仪的重要性是非常有意义的。只有了解网络语言中性别差异,才能选择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使自己的话题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和理解,避免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赵荣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谢则融.社会文化在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上的反映[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2).

[3] 黄敏.性别话语差异[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4] 邓婷.网络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削弱[J].文教资料.2010(07).

[5] 曹淑娟,张玉环.语言与性别差异[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5).

[6] 田樱花.语言交流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探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2) .

作者简介:王静欣(1977.7-)女,汉族,河南社旗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