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2016-11-07陈丰
陈丰
摘 要: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不仅需要了解歌曲文化历史含义,还需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且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感染传唱高度。本文以《古老的歌》及《乡音乡情》两部作品为例,从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特点、审美与时代观赏性等多方面着手,探讨了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
关键词:中国声乐;文化定位;古老的歌;乡音乡情;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206-01
一、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文化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以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各异,每个民族的音乐在形成时都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生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定位中国声乐作品的路线,那么就需要从声乐的起始及声乐传唱过程中着手,进行有效融合和详细阐述。本文以《古老的歌》和《乡音乡情》为例进行分析。
(一)国内不同地域传统声乐文化起源
中国声乐作品主要是指传统的民间声乐、宗教、教坊、宫廷等四大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宗教声乐及教坊声乐已被逐步削弱,而宫廷声乐因受众原因亦未能广为传唱。发展最为壮大的则是民间声乐,因民间声乐贴近民众实际生活,接受度高。中国现代声乐多数是由民间声乐演化而来。因中国幅员辽阔,声乐起源广,内容丰富,是以为现代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基础。其中以《古老的歌》和《乡音乡情》为例分析。《古老的歌》是作为巴渝峡江风土人情背景下产生的,带有浓郁的区域风格,与川西一带的自然气候与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体现了当地历史的积淀及文化的传承,在作词和构曲上都有明显的川江号子的韵味。而《乡音乡情》则是以爱国热情为主线的歌曲,将返乡游子心中的激荡、澎湃与近乡情怯抒发得淋漓精致,歌词和构曲豪迈浑厚,将祖国不同地域、不同景物和不同的风情进行了赞美,将对自然之爱与祖国之爱融为一体。
(二)现代声乐文化的融合
当然现代中国声乐作品的产生除了受到地域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特色。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过去战争或贸易交流中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粘度,在汉族文化影响少数民族的同时,汉族在创造声乐时在一定程度上亦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在创作《古老的歌》时,曲调更多地采用川渝一带的号子风味,亦借鉴了藏族传统声乐中的“洪亮而婉转,嘶呜而豁亮”方式进行传唱。《乡音乡情》在演唱时多采用北方声乐中的浑厚,及陕西一带的民谣的缠绵与直白表述内心的情感。两种代表着南北风格的声乐作品都融合了各民族的特色,在对作品加以润色,才创造出如今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
二、民众对中国声乐作品的审美
民众对声乐作品的审美是中国声乐作品传唱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声乐作品发展过程中,为保持其对民众的吸引,主要采用神韵、意境、韵味等几种方式构建。中国声乐作品是由古代诗歌演化而来,是以在中国声乐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东方审美色彩。在演唱时,非常注重演绎者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共鸣,与歌曲互通,带入丰富的情感,从而感染观众。《古老的歌》在演唱时,因其作曲的背景是在川渝一带,是作为川江号子(纤夫)在辛苦劳作,保证自己和家庭能够幸福美满而努力。是以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用豪情万丈、浑厚、无奈和不顾一切的复杂情感进行演绎。而《乡音乡情》作为一首体现爱国热情的声乐作品,在演唱时,情感需要缠绵婉转、心生向往、低沉回忆,以飘忽的风格感染现场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
三、中国声乐作品的时代观赏感
在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时代观赏感。当然这种融入是在能保证作品创作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而来的。在融入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作品、曲调、感情的融合上比较统一,在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加以新颖的方式或民族特色进行重新演唱,将传统的纯民间音乐转换为多种形式或流行的演唱方式,并将这种方式从众多声乐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唱体系。《古老的歌》的创作就是以川渝传统的川江号子为基础,加以改编融合,形成全新的声乐作品。其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声乐作品除了吸取国内众多民族的民间音乐特色外,还借鉴了西洋音乐中的演唱风格,使作品中的声音、气息都能够得到完美的演绎。《乡音乡情》在作词构曲时,是延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但在演唱时,采用了西洋音乐中的美声,并配以具有个性特色的交响乡土乐器——管风琴及高音萨克斯管等。
中国的声乐的现有作品较多,这主要由国内丰富的声乐资源及艺术的多元化特性决定的,要实现中国声乐作品的规范化,使其具有明确的定位,还需要对众多丰富资源进行合理多样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创作者的水平。如此才能实现中国声乐作品的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石惟正.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5(02).
[2]王莉.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回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4).
[3]刘桂珍.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