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

2018-01-20刘忠东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改进策略

刘忠东

摘 要:德育工作是新时期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人才的基本条件和保证。良好的德育不仅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改进策略

当前的農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多方面,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不足。本文将对此展开相应论述。

一、目前农村德育工作的现状

1.学校及家长主观上都不重视德育

在农村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在于学校相关负责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德育不重视,对相关德育工作也没有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德育工作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基本上都成了走形式。另外,家长方面,也没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监督,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开展,没能积极主动去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农村中小学条件有限,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许多农村中小学,无法按照学生总数以一定的比例配齐、配足德育教师。由于人员的严重不足,造成许多农村学校的德育流于形式,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粗放式管理倾向。这无疑加剧了农村剧增的在校学生人数,与德育工作人员缩编之间的矛盾,导致德育工作无法保证。

3.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德育之花难以绽放

虽说新课改理念已逐步深入各个学校,每位教师也都在接受新型教育理念。但在一部分农村地区,应试教育思想仍是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根除。所以,一些农村中小学仍是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阻力重重。因此,万事开头难,要想使德育工作在农村中小学校顺利开展起来,首要任务就是要扭转当地教师的教学理念,带领他们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只有这样,教师自身先认识到开展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心甘情愿、自觉主动地去执行,才能使德育之花悠然绽放在菁菁校园。

4.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全问题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一些年青的家长普遍在外打工,因工作不便或经济方面等原因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致使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守在农村老家。这些留守儿童通常都是与祖父母共同生活,祖父母虽然对他们也很疼爱,也会管教,但与他们的父母亲相比,祖父母的思想觉悟通常会更加落后,与孙子辈的沟通交流更是有双倍的代沟。久而久之,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关爱,使他们不论是在伦理道德还是人格发育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改进策略

1.学校要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德育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也关乎学生良好思想素养的形成。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理清办学思路,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要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2.德育和知识学习并不冲突

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德育并不是独立存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体系之外的,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学习优良的学生,极可能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德育与知识的学习并不冲突,相反,良好的德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可融入许多德育知识。例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文章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操等渗透德育思想,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这样既能使学生遨游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

3.要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村可行的资源

(1)充分利用纪念传统节日凝聚民族精神。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与城市不同,农村传统节日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浓厚的民间气息。为了能让传统节日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人文精神角度去挖掘、去认识。

(2)通过观看爱国影视等活动进行德育。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有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圣地等活动,实施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但可在各种历史纪念日,在学校操场或大演播厅播放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从声情并茂的影视作品中感受浓烈的爱国激情,促使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通过“班级之星、校园之星”等活动,让学生争当“德育之星”。农村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可以推行动态的“班级之星、校园之星”管理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争做“德育之星”。

(4)学校、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唱响“爱的主旋律”。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学校应多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也可以开展“师生心灵对话”“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加强关爱,共同谱写德育爱的篇章。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使祖国的精神文明之花开得更鲜更艳。

参考文献:

褚金柳.我国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6(4).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改进策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