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2018-01-20黄长澄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黄长澄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通过分析、比较,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内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理解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一、在学習前实物观察,由模糊感知到精确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思维与认识,同时上升到抽象的或规律性的认识,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脑海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如在教学中有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如何使其表面积最小的问题,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去逛逛超市,看看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商品是如何包装和摆放的。在课堂上,每人带一瓶纯牛奶来,小组合作,两个长方体或三个长方体包装在一起,他们都能很快地找出最优策略。当让他们把四个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时,很多学生的猜测是和前两种是一样的,可通过实际操作,试着包装,并小组分工计算,结果却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学生还在疑惑求知欲望正强时,抛出问题,引发深思,此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学生边操作摆放,边讨论,在实物直观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如果4瓶牛奶按大面重叠起来只减少了6个大面,而如果先把2瓶牛奶按大面重叠起来,再在它侧边摆2瓶牛奶,是减少了4个大面和4个中面,而4个中面比2个大面的面积来得大些。在实验结果面前,学生豁然开朗。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包装都这样呢?学生带着疑问下课了。

第二天早读课,就有一个学生向我汇报:“昨晚我在爸爸的‘陪同下研究了一个晚上,结果发现,只要把包装在一起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加起来,哪一种的长宽高之和最少,就是最节约包装纸的方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带着疑惑的表情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习小组的学生又聚在一起了,我也加入到论证的队伍中去。不试不知道,通过实验,还真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我带着激动的表情对学生说:“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将在你们当中诞生。”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二、在学习中动手操作,由直观感知到深化理解

对实物的直观感知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行理解。

如教学“求一个组合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这是观察物体和表面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让学生每组各准备一个盒子(模拟墙角),和10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首先让学生先在“墙角”放一个小正方体,接着在第一个小正方体的上面再放一个,然后在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左侧面放一个,最后在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右侧面放一个。同时提出问题:此组合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有了前面的直观铺垫,学生很快就数出有几个外露的面了,并准确计算出其面积。我们要怎样才能数得又对又快呢?随着问题的递进,学生的思维拓展、及时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培养。紧接着让学生变换正方体堆放方式,与同伴交流、探索外露的面数变化情况。学生有了实物,能较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个数相同的正方体在墙角因摆放的方式不同,外露的面的个数也可能不同。这样,以后他们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时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四、在学习后自主作业,由实践感知到应用理解。

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鼓励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复习“量与计量”后,我设计了一篇生活日记让学生欣赏:“今天是2017年2月29日,星期七,早上六点半,我从悦耳的闹铃声中醒来,从长19厘米、宽15厘米的床上爬了起来,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5小时,我用了6秒钟吃完了妈妈为我准备的一杯200升的牛奶和一个250千克的面包,接着我从储蓄罐里拿出20元零花钱,去离家500千米的超市为妈妈买了一份生日礼物。”(1)你们看了这篇日记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帮忙修改这篇日记;(2)除了日记中这些计量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3)请同学们把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它们之间的进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学生在这篇数学日记里不仅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既富有情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合作,勇于探索。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的内容很多,我们应认真挖掘,精心设计,把握好时机,努力建构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平台,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出问题,合作讨论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探究问题,积极思维解决问题。让我们有效把握观察、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玲玲.注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6(22):31.

[2]陈琴飞.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2(38):60-61.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