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认识
2018-01-20彭作平
彭作平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宏观背景下,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正大力探究“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特别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主要的原因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被视为国家第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那么如何在新一轮课改中发挥其积极亮点作用,“构建高效课堂”就是一个突破口。对此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教学;高校课堂;小学教学;实践
一、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理解
什么是“高效课堂”,把许多专家的见解归纳为“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含义为要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要理解此含义就必须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的影响三个方面去探讨。从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去掌握。真正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成为主体,让学生在思中学、动中学、合作中学、拓展中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去教。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标准首要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以及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要多从学生的层面和角度去安排教学的活动和内容;其次要以国家的课程指导纲要为导向,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此为准绳,才能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最后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标准,使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使之身心健康地发展。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尝试
中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现在全国有很多种模式,分为一般模式即10+30+5,即预习指导10分钟、合作交流30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杜郎口经验模式:10+35,学生自主学习为35分钟,分为预习、展示、反馈;山东经验;1333模式,学、展、点、练;六步教学法等。中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从实际的教学中,我总结如下经验供大家研讨:就是基于“问题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即:
指导思想:任务驱动
实施步骤分为如下:
1.师生所产生的需要探究的问题展示及说明。(确定目标)
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
3.小组合作及协作探究。(探究的深入与发展)
4.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协作探究的体验、感悟、成果展示汇报。(强化学生的感悟与体验)
5.教师的三大目标点拨,知识等要点提炼。(由体验到知识的上升)
6.学生能力提升与应用。(练习、解疑或测评等方式)(由知识到能力的发展)
7.课内外知识能力等三大目标的拓展。(由课堂向课课外发展)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最重要教学指导方法之一,任务驱动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问题展示及说明是要求师、生明确整节课或更大范围内的具体实现目标,特别提示这里的问题既有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问题,也包括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问题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以易到难,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依次展开;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协作探究是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实现方法,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及协作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扩展和问题探究的深入;教师的点拨与提炼是完成教学三大目标的焦点,也是对学生在实现过程中对学生的体验、感悟及成果的提炼与升华,是从学生的体验感悟上升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层面;能力的提升是对知识层面的提升,是由知识形成能力,并用学生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虚拟或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课内外拓展是知识巩固、能力应用的扩展,并最终通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积累让学生形成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具有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方法和发展的能力。
从时间分布上看,一般采用3+15+10+5+2形式,问题的提出与展示一般用3分钟左右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一般15分钟,学生展示与汇报一般用12分钟,教师点拨与应用一般用5分钟左右,最后用2分钟左右进行课堂总结和拓展任务的布置。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分布,课堂时间的分布要具实际具体的课堂情况而定。
四、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由于个别班级学生较多,这就造成教师在实施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力下降,教师的调控难度加大。所以,许多教师都喜爱讲授式教学,课堂较易控制。
2.教师教学活动中,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3.当前一些陈旧的教学考评措施也让一些教师不能放手去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参考文献:
顾学雷.时代呼唤重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5).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