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

2018-01-20姜元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碎片化

姜元娟

摘 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智能工具层出不穷,碎片化阅读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学者们对此褒贬不一,各种思想不断碰撞。本文从碎片化阅读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利弊分析以及如何应对等四个方面对碎片化阅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碎片化;全民化;惰性思维;理性对待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72-01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阅读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阅读地点从图书馆到地铁上,阅读形式从文字到视觉,阅读目的从研究到消遣,阅读载体从纸张到网络等等。尽管有人不断高喊着“纸质图书无法被替代”,但电子图书的进步与便利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碎片化阅读的概念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经常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的信息,这种通过手机等电子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人们对于碎片化阅读通常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指阅读内容的碎片化,相对于系统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是指阅读片段性的内容,也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面是指阅读时间的碎片化,相对于连续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是读者利用工作或者其他活动的间隙和零碎时间,通过电子书、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二、碎片化阅读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智能工具是碎片化阅读产生的直接原因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成果。人类拥有了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社会运行环境,并获得了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型智能工具。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等日益丰富的服务类型,不断消耗和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阅读是信息化带来的产物,信息化的生产力催生出新型智能工具,正是这些智能工具把人们带入碎片化阅读中。

(二)快节奏生活下出现的浮躁心理是碎片化阅读产生的催化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晚上加班或者应酬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很难有整块的闲暇时间,能安静地坐下来品一壶茶,读一本书。而处在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人们普遍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资讯。正是这样一种浮躁求快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碎片化阅读的产生。碎片化阅读能够让读者大幅度地降低时间、经济和脑力成本,以相对快捷的方式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碎片化阅读同样利弊共存:

(一)碎片化阅读的优势

1.碎片化阅读信息更新快、随时随地皆可进行。生活中可供阅读的信息包罗万象,碎片化阅读方便快捷,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人们通过刷微博,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所见所闻,并对感兴趣的话题加以关注和追踪。此外,碎片化阅读令原先厚重的阅读变得简易和轻松。阅读不再需要专程前往图书馆借阅书籍,也不再需要苦苦背诵经典。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工具,人们随时随地皆可阅读,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

2.碎片化阅读有利于实现阅读全民化和普及化。在数码时代,智能工具的发展令阅读变得轻而易举,一本电子书就可以储存千万数据,克服了传统纸质阅读不易携带、不方便存储的弊端。此外,相对于较昂贵的纸质书籍,读者通常可以免费或者以极低的价格实现碎片化閱读。再者,碎片化阅读的开放性与可参与性,让读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信息,并参与讨论和传播。以上种种优势都利于实现阅读的全民化和普及化。

3.碎片化阅读让个人情感上获得支撑,更容易融入集体之中。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人们可以拥有一个虚拟社群空间,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支撑感,自己也能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茶余饭后,大家还能讨论一些公共话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这些话题多数来源于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信息。人们通常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戏剧性或反映人性的信息,以供交流。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碎片化阅读对公民社会的建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1.碎片化阅读容易导致网络依赖。碎片化阅读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网络,没有网络,就无法实现阅读。久而久之,人们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网络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漫不经心;在聚会场所人手一机,放眼望去全是低头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社交软件交流而不是面对面交流……人们与现实生活接触得越来越少,人情变得淡漠,不利于健康和谐的生活。

2.碎片化阅读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在阅读纸质刊物的时候,主要以文字阅读为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借助详细的文字表达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而碎片化阅读由于篇幅的限制,往往以简要的语言和图片描述事件的结果,忽略千回百转的过程。就像截取的电影片段一样,遏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跟着剧情被动地接受,还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想象,浅显的结论已然呈现在你面前。

3.碎片化容易让读者产生惰性阅读思维。长期沉浸于碎片化阅读,而忽略纸质版的深度阅读,可能会导致读者思维碎片化和意识浅层化。过度依赖碎片化阅读,会使读者以求快求新的心态,在较短的时间里杂乱无序地浏览各类信息并力求获得较多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而当读者尽情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就很难有时间深入地、系统地阅读文献,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谈不上灵活地创造性运用知识。它容易导致读者形成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四、碎片化阅读的应对策略

碎片化阅读和传统式纸质阅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采用不同阅读方式的个人。碎片化阅读是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一个新的途径,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理性对待。endprint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一)健全碎片化内容生产的监督机制

面对庞大冗杂的碎片化生产内容,国家应该尽快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平台生产的碎片化内容实行监管,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严谨性,提高碎片化信息的含金量。

(二)用什么方式阅读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

作为读者,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的内容比阅读的方式更值得关注。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关键是看其阅读的内容是什么。在如今庞大的阅读内容当中,不乏精品也不乏糟粕,更多的可能是平庸之作。我们应该“亲近精品,远离平庸,拒绝糟粕”。倘若阅读内容属于精品,那么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传统纸本阅读,都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三)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碎片化阅读中,遇到新的知识和观念,先不忙着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而是先和自己現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补充和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举一反三。否则即使强行记住新知识,那也是孤立的信息,不能理解和内化便无法灵活运用。

(四)分析整理,内化输出

要让碎片知识连接成整体,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再回过头对其重新整理,内化吸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因为要想把一件事表达清楚,你就需要把这件事本身理解透彻、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输出还有一个好处,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就是原本储存在大脑相当于“内存”位置的信息,经过整理和加工转存到“硬盘”里了,这就能释放出“内存”中原本已占用的大量缓存,从而能让大脑继续以高速的状态运转。

总之,不管是碎片化阅读还是传统纸质阅读,都是阅读的方式,不能因为碎片化阅读有可能影响到传统纸质阅读,就盲目加以排斥,而是应该尊重多元选择的阅读方式,更好地为多层次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卜源.碎片化阅读的“深”与“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0-

16.

[2]毕冉.网络时代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06).

[3]魏玉山.不要轻易否定微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J].出版参考,2013(34).

[4]毛忠昕.“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图书价值[J].魅力中国,201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碎片化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碎片化与整体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路径创新研究
知识碎片化背景下增强高职思政课堂实效的对策
多屏时代图像的碎片化阅读
想象力都去哪了
“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航海专业学生英语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