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指导干预对儿童厌食症营养不良的效果观察
2018-01-20隋立彬
隋立彬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儿科,辽宁 抚顺 113008)
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总能量、蛋白质等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引起的营养缺乏性疾病。3岁左右婴幼儿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当前重度营养不良较为罕见,而中轻度营养不良仍比较常见[1]。研究表明,厌食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自发性低血糖、多种维生素缺乏、营养性贫血等,造成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下降,抵抗力降低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及各种感染性疾病[2]。本研究对厌食症营养不良患儿施以延伸指导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厌食症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7岁,平均(3.21±1.38)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4±0.25)年。观察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7岁,平均(3.22±1.36)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3±0.24)年。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保健指导及常规治疗指导等。观察组患儿经治疗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每15 d进行1次跟踪回访延伸指导干预,对患儿的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进行访视,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膳食指导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设计跟踪回访延伸指导干预模式:制定跟踪回访延伸指导干预方案,包括与患儿家属积极沟通、确定回访时间,具体跟踪回访延伸指导干预流程如下:①电话沟通:与患儿家属交流、听取患儿家属的意见、简单化处理。②明确回访目的:明确回访内容、获取患儿信息。③回访准备:约定回访时间、准备患儿个人资料、准备回访工具。④回访工作执行:填制患儿调查表、记录评估患儿当前的状况、评价干预效果、膳食指导、心理干预。
1.2.2 回访人员的工作准备:参与回访工作的护理人员首先要认真阅读患儿的资料,充分了解患儿的病史,同时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根据患儿家属的意见对下一期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并确定好回访的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患儿调查量表进行回访,采集患儿的相关资料,并指导患儿家属填写调查表,记录患儿当前的状况,评价干预效果,并写成书面报告形式。
1.2.3 膳食指导:根据跟踪回访资料,使患儿家属了解到患儿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患儿的心理特点以及治疗的长期性,充分利用家庭的功能,为患儿制定康复计划。同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征,制定纠正患儿不良习惯的护理干预方案。指导患儿家属培养患儿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告知患儿家属不应以自己对食物的喜恶强加给患儿。同时根据食品管理与目标体质量控制目标,与患儿家属共同管理好食品,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若患儿条件允许,可在合理范围内为患儿提供其喜好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儿饮食行为的变化情况(包括强迫进食、偏食与挑食、平衡膳食、规律进食、厌食的比例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2组患儿的强迫进食、偏食与挑食、平衡膳食、规律进食、厌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强迫进食、偏食与挑食、厌食明显低于对照组,平衡膳食、规律进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
3 讨 论
营养不良的发生主要与家庭经济水平提高,市场上儿童食品种类繁多,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导致儿童过量摄入冷饮,乱吃零食,过多摄入高糖、高蛋白食品,从而影响了患儿的消化功能[3]。对患儿实施跟踪回访延伸指导干预,有利于患儿家属了解到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患儿的心理特点以及长期治疗的重要性。通过与患者家属配合,有效纠正儿童对行为干预的不合作、逆反及抵触心理。父母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因此本研究中争取患儿父母的配合,引导患儿合理的表达自身的感受,改善患儿的进食行为。同时护理人员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评估,并使用阶段性的、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强迫进食、偏食与挑食、厌食明显低于对照组,平衡膳食、规律进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儿童厌食症营养不良患儿中施以延伸指导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饮食行为及营养不良状况,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
[1] 王军玲,李汉群,胡晓岚,等.神经性厌食致营养不良患者行随访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91-92.
[2] 许敏,胡晓岚.儿童厌食致营养不良的跟踪回访延伸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28):3553-3555.
[3] 潘秀花,覃耀明.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3,33(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