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0刘文波
刘文波
牙阻生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 牙阻生是指人的牙齿在颌骨内的位置不正, 轻度会造成牙齿萌生位置错位,导致牙齿无法正常生长至咬合位, 严重会造成牙齿畸形。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18岁以上的成年人出现牙阻生症状的发生率约21%。临床上比较容易出现阻生牙的位置在上额尖牙,其次是第三颗磨牙、下颌第二颗磨牙、上颌前磨牙等。牙阻生会诱发一系列口腔问题, 比如口臭、牙龈发炎、牙龈肿痛等,严重时会降低患者的口腔功能, 如咀嚼功能、脸颊肿胀等[1]。目前治疗阻生牙较为常用的手段是导萌术, 导萌术虽然可以让阻生牙正常生长, 但容易引起牙列紊乱的情况, 因此还需要进行口腔正畸, 修复口腔美感。本次研究为观察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牙阻生患者, 分组探讨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牙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中有30例为上颌前牙阻生、9例异位牙、10例中切牙、16例多生牙、14例尖牙、11例间隙不足。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男22例, 女23例;年龄11~26岁, 平均年龄(17.26±4.02)岁。参照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9~27岁,平均年龄(16.88±3.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为临床诊断确诊为上前牙阻生患者;②患者具有此次研究的知情权, 且同意完成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恶性肿瘤;③免疫系统疾病;④血液系统疾病; ⑤中途退出者;⑥语言障碍。
1. 3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导萌手术治疗, 不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治疗时, 先对患者进行麻醉, 待麻醉理想后,将前牙埋伏上的相关黏膜、骨组织清理掉, 埋伏牙的牙面露出后, 除去骨阻, 骨阻去除过程要格外小心, 避免伤到相邻的牙齿, 然后止血缝合切口。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复查周期一般为1次/2周。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外科导萌手术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正畸固定治疗要先制定治疗方案, 首先对患者口腔进行全景拍摄, 了解患者牙齿现状, 再结合患者头颅侧位片制定最合理的正畸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使用橡皮圈、拉簧、钛镍丝辅弓等牵引埋伏牙牙冠并正畸固定, 处理完成后缝合切口。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要注意止血工作, 防止细菌留存伤口感染。若有患者出现局部骨缺损, 应当对缺损部分进行修补。在固定、牵引的过程中动作要轻, 防止因用力过大引起出血。治疗完成后, 患者要每2周进行复查。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没有明显异常, 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有效:患者治疗后牙齿整齐,咬合正常, 牙龈偶尔有发炎的情况;无效:患者治疗后, 牙齿不整齐、咬合错位、牙龈发炎,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牙列紊乱、牙龈炎症、咀嚼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26.67%)、有效20例(44.44%)、无效13例(28.89%), 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1例(46.67%)、有效22例(48.89%)、无效2例(4.44%), 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者中发生牙龈发炎1例(2.22%)、牙列紊乱0例、咀嚼功能异常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观察组患者中发生牙龈发炎9例(20.00%)、牙列紊乱6例(13.33%)、咀嚼功能异常3例(6.67%),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 上前牙阻生是最为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且多发群体以青少年居多。根据临床数据得知, 上前牙阻生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所以, 对其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有着重要意义。引起上前牙阻生的原因相对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牙列拥挤, 导致上前牙生长过程中发生错位, 阻挡了牙齿的正常生长、尖牙发育不良、相邻牙齿出现移位, 阻碍了牙齿的正常发育[2]。囊肿与遗传也会诱发上前牙阻生。对上前牙阻生疾病有一定诊断难度, 因为上前牙阻生临床症状不明显, 患者对上前牙阻生了解较少, 认为是牙齿退行性病变, 多是在体检过程中诊断出此疾病。对上前牙阻生治疗方法为预防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口腔正畸治疗[3]。预防治疗就是对上颌尖牙萌出情况异常, 将乳牙拔出, 扩大牙弓, 让上颌尖牙有成长空间。有相关研究称:预防治疗将乳牙拔出之后, 多数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的尖牙会正常生长[4]。外科导萌手术联合手术治疗, 可有效确保治疗效果, 因为口腔正畸治疗可将牙尖上牙槽骨彻底清除, 还可将压槽嵴顶的峡侧缘牙槽骨保留下来, 让阻生尖牙与周边组织结合, 从而达到固定效果。实施牵引时, 一定掌握好牵引力度, 不然会影响正畸附件, 还可增加尖牙牙髓出现坏死的几率。
此次研究中表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充分表明了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优势性, 不仅临床效果理想, 还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牙周肿胀、发炎、咀嚼功能异常以及牙列紊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为上前牙的萌出提供好环境, 提高牙齿萌出率, 这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患者接受治疗后, 定期进行复查, 观察阻生牙位置、牙体是否有移动情况以及牙冠方向, 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及时进行修复。在治疗前, 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流程, 让其了解治疗目的和预后效果, 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目的。治疗后, 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若有不适症状及时通知医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更不可吸烟喝酒, 定期进行复查, 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
综上所述,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临床效果理想, 不仅有利于上前牙正常发育, 还减少了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