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齿苋治疗菌痢

2018-01-20孙宁宁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痢疾杆菌羟乙马齿苋

孙宁宁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 威海 264400)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发病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中医认为,菌痢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马齿苋别名蚂蚱菜、长寿菜,性寒,味甘酸,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痛、止渴、利尿的作用;嫩茎叶可作蔬菜。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还含有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其乙醇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高度抑制作用。

治疗方法:取新鲜马齿苋500 g加水1 500 mL煎煮,煎至浓稠约150 mL,或取新鲜的马齿苋750 g,洗净后捣烂,用纱布包好挤出汁150 mL左右。每次服50 mL,每日3次,初用时腹泻次数可能增加,1~2 d后会显著减轻,3~4 d内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3~6 d内排便次数转为正常,连续治疗7~10 d为1个疗程。因腹泻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大量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注意事项:因为马齿苋有滑胎作用,所以孕妇禁食;马齿苋与鳖甲有相克作用,故二者不能同服。

猜你喜欢

痢疾杆菌羟乙马齿苋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药食两用马齿苋
白头翁汤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围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亦食亦药马齿苋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铱(Ⅲ)卟啉β-羟乙与基醛的碳氢键活化
马齿苋的功能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