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康复训练实验组

张 妍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

卒中单元护理主要强调对患者进行多种方式训练,不仅训练患者肢体康复,还要进行药物治疗、语言训练、护理营养、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等多方面综合措施[1]。为了改善患者的致残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卒中单元护理可以实现多模块共同合作,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所以对脑卒患者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有助于病情好转并减少神经功能损失。现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受120例脑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52.2±5.3)岁;疾病类型有脑梗死35例,脑出血25例;病灶部位:脑叶33例,基底节27例。观察组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年龄为(53.5±4.8)岁,疾病类型有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病灶部位:脑叶35例,基底节25例。病组患者的性别例数、年龄、疾病类型和病灶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可作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入住普通单元。

1.2.2 实验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卒中单元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分期护理。卒中患者在卧床期时,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尽量多换体位,对关节部位多加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护理人员或者陪床人员进行指导和看护[2];患者在坐位期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适当加大床上运动幅度,实现患者自主进食和排泄;患者在离床期时,不仅要进行康复训练,而且还要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注重患者的语言和运动的恢复训练;患者在步行期时,主要进行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步行训练、言语训练和动作训练等。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情绪,所以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自身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认识到治疗过程,从而使患者树立信心,对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③定期检查。康复师、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至少每月一次展开康复交流活动,不仅要进行脑卒康复知识讲解,还要对患者做出正确的示范[3],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展示康复成果,增强家属康复信心。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督促患者按要求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比较平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我院对脑卒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FMA评定量表、护理满意度、平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FMA评定量表对比结果:对照组入院时的FMA评定量表为(12.6±3.58),实验组入院时的FMA评定量表为(11.5±2.2)(t=1.98,P=0.049);对照组出院时的FMA评定量表为(19.4±5.3),实验组出院时的FMA评定量表为(24.2±8.6)(t=3.64,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平均医疗时间、住院费用对比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8.4±4.3)d,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4.52±4.8)d(t=16.6,P<0.05);对照组医疗费用为(9213±836.2)元,实验组医疗费用为(6325±278.6)元(t=25.38,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对照组10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3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44.0%;实验组30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1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P<0.05)。

3 讨 论

脑卒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卒中单元护理成为脑卒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致残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也成为医院的主要治疗方式,也是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的选择。卒中单元护理讲究以患者为主要中心,进行多学科的合作,是将传统的治疗方法(语言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康复、肢体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由职业治疗师、专业护理、临床医学、语言训练师、物理治疗室、社会工作者和职业治疗师一起介入的综合治疗系统[4],实现多模块共同合作。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功能恢复、运动能力和运动反应为主要目标。对脑卒患者进行分期护理、心理护理、定期检查等措施,卒中单元护理要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康复训练进行监督和督促,保证患者能够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为了改善患者的致残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卒中单元护理可以实现多模块共同合作,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5],也改善医患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FMA评定量表,比较平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可看出哪种治疗方式最佳。通过对比研究本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脑卒中患者,实验组出院时的FMA评定量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脑卒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6]。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康复训练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