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018-01-19张社红
张社红
关键词:天伦之乐;留守儿童;和谐社会;关爱;亲情;迷失;隐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清贫乐·村居》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农村一户人家的生活情态,他们虽然日子清贫,竹篱茅舍粗茶淡饭,但能欢聚一堂,共享天伦,感受着生活的淳朴之美,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沧海变桑田,古代这种稀松平常的天伦之乐,到了今天,不曾想竟成了一件奢侈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贫穷落后的农民急于摆脱困境,纷纷背井离乡,踏上了一条外出找工之路。农村留守儿童成了有时代印记的伤痛,他们的心理健康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隔辈监管,疏于教导
父母外出务工挣钱,只能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农村这一代的老人,有一大部分本身就是文盲,他们对孩子的监管只能停留在温饱的物质层面上,但人最主要的其实是精神的健康。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些留守儿童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上是一片空白,所以,他们的精神启蒙是残缺的,价值观念是模糊的,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娇惯,这就使他们滋生了举止粗野、语言粗俗、脾气暴躁、行为放纵、自由散漫、不讲卫生等诸多恶习,痞子气十足。看着他们小小年纪沾染上了这些劣习,人们往往是既可恨又可怜,可恨的是他们这些行为让人哭笑不得,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可怜的是他们何辜,只是缺少父母的悉心管教而已。
二、缺少关爱,心理憋屈
儿童时代,虽已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很强的,精神启蒙也从这个阶段开始。这就需要父母悉心教导,补给孩子精神养料,但农村留守儿童恰恰缺失了这一供给。他们渴望爱而又缺少爱,心里有话无处说,老觉得憋得慌。这就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内心自闭、性格孤僻,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严重。一个小孩子活成了一个小老头,让人看了都心疼。
三、受手机的影响,学习不求上进
把孩子、老人留在家里,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十分不放心,为了便于联系,就给家里留一部手机。手机对老年人来说,那就是一个通讯工具,打打电话而已,但对孩子而言,那诱惑就太大了。这种诱惑连一些成年人都难以抗拒,更不要说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老人不知道手机的危害而疏于对手机的管理,于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不管不顾。在家玩手机,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到了五六年级,出现了第二性特征,在这个时候,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极易受到网络色情信息的诱惑,这就由心理问题转变为生理问题。有的孩子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也给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不小的隐患。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呢?
首先,要加强家庭关爱。
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造成留守儿童心理灰暗、行为乖张的根由就是缺少家庭关爱,那我们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人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不但是被逼无奈,而且还有很多的不容易,与其这样纠结,那为何不在自己的家乡谋出路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我们发扬愚公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不但能过好日子,还能陪孩子长大,同他们交流的时间就有很多,他们渴望爱的心理就能得到满足,他们行为上的、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賺多少钱其实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孩子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当然,对于那些非出去不可的父母,一定要经常和孩子联系,不能只关心他们的温饱,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心理、成长等情况。在网络背景下,完全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通讯设备(但一定要加强对手机的管理),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随时随地地关注着他们。他们的心里因父母的关爱而充满阳光,那么,他们也就能够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
其次,要注重学校疏导。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有绽放的理由,我们决不能让他们错过花期。对那些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一定要心中有数。面对他们的怪异行为,我们决不能以暴制暴,而要悉心教导,温语交流,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让他们把父母那里缺失的爱从老师身上找回来。同时,还要鼓励其他同学多与这些孩子交流,对他们身上的缺点多包容、多引导,有了同龄人的陪伴,他们就不会孤单自闭。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一方净土,面对这些无辜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发动集体的力量,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驱散他们心头的阴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找到温暖,沐浴党的阳光健康成长。
最后,要进行自我约束。
农村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父母被迫才外出打工的,所以,作为孩子,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苦衷,要多想想他们抛家别子是为什么,他们在外容易吗?想父母了就打个电话,心里有啥就说啥,多多交流,千万别藏着掖着,也千万别破罐子破摔。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还会有谁瞧得起你,和你交流做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我约束,认真学习,不沾染恶习,敞开心扉,多与父母、同伴、老师、同学交流,进行自我拯救,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此外,社会对这些留守儿童也要给予关爱与帮助。
对那些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孩子,我们不能用鄙视的眼光看他们,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以一颗宽容的心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用城市的文明冲刷他们身上的污垢,我想他们一定会脱胎换骨,绝不会成为和谐社会中的隐患。
天伦之乐是人间最可贵的一种情操,它曾经迷失在经济的浪潮中,由此衍生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具有时代印记的伤痛,会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沐浴在党的阳光下,重拾亲情,慢慢愈合,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一条健康、阳光、快乐的人生之路,实现和谐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美好。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