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苗族《芦笙舞》视觉下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

2018-01-19黄舒琦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苗族

黄舒琦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艺术开始从粗浅向深刻、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升华,舞蹈也从简单结构向严谨结构过渡。愈是高级的艺术舞蹈,其舞蹈原本的文化背景就愈是要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舞蹈教育功能的研究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少数民族舞蹈的含义为切入点,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进行剖析,从而更深一步探讨其传承的价值。在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所涵盖的教育功能,同时让少数民族舞蹈被较好的传承与接受,是业界人士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 苗族 芦笙舞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84-03

少数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不但是一种以民间生活和大众审美为基础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人民在劳作时的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物质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促使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又导致人们忽略了许多传统文化中很具价值性,但又鲜为人知的文化沉淀。经济利益和教育效益等因素都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笔者在对前人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研究的理解基础上,以苗族的《芦笙舞》为切入点,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从苗族《芦笙舞》看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教学现状

舞蹈是最“原生态”的一种艺术,古代先民们用其表示最原始的情感,如《毛诗序》中提到过“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便是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直接表现。但在当前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苗族《芦笙舞》为例,首先,芦笙舞作为少数民族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普及率较低,舞蹈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自身的舞蹈水平的高低,因此对老师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以竞技表演方式的芦笙舞来说,如斗鸡步、老虎下山步等。芦笙舞还要求舞者能在舞蹈过程中快速的做出蹲踢、旋转、矮墩等动作,其中旋转是难度最高的,必须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不然很难自己琢磨出芦笙舞的精髓。其次,在对《芦笙舞》舞蹈教学中,许多老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在教授中让学生反复练习甚至死记硬背被分解开的动作,关注学生动作是否标准到位时,却忽视了对少数民族文化及教育功能的传播和讲解,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导致学生对民族舞蹈只知道其动作和节奏,而不懂舞蹈本身所表达的含意。当这种规训形态的舞蹈在整体上被分解为“部件和结构”的“动作和细节”,并一味地向“技术工具”的工具理性发展时,它们就很容易忘却其“最初的使命”②,使舞蹈在职业精英们的操控原则下成为一种浅薄表达的装饰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习民族舞蹈变得乏味。如:芦笙舞中的《锦鸡舞》模仿美丽的锦鸡这一形象时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臀部被高高垫起,通过五颜六色的彩带去模仿锦鸡的尾羽,由男性青年吹奏芦笙,姑娘们两手摆开排开缓慢的走出来。这种形象化的动作其上肢动作比较少,舞步三四五步都有,所有肢体摇摆的体态都是以腰和膝自然摇摆为主,因此在舞蹈的教学中单单让学生学习动作是不行的,应该让学生了解锦鸡作为苗族人的吉祥物其在生活中的体态动作以及苗族人跳锦鸡舞时所怀揣的情感以便于舞蹈的学习。其次,当前苗族《芦笙舞》在教授过程中,老艺人多少都有保留,固守以前“口传心授”的模式,导致艺术的接续显得异常困难。最后,现在很多人追求个性一门心思专心研究西方的舞蹈,而乏味于苗族舞蹈文化的开发,不愿走进原生态去探索民族民间舞蹈里面的奥妙,给民族舞蹈的教育和传承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二、从苗族《芦笙舞》看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

飞速发展的经济带动着教学质量及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资金的恶劣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各方面的关注和投入都不能使学校发展情况有所改观,民族文化教育的普及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同时,加速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研究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功能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舞蹈是各族人民在不同时代中漫长历史进程的见证,具备了其他艺术所特有的功能和文化,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教育來传承和发展。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地方的民族文化,并用自己独特的乐器或舞蹈诠释自己的精神生活。芦笙舞由祭祀性、风俗性、表演性三种类型组成,受各种因素影响,祭祀性风俗性的芦笙舞也慢慢的演变成了娱乐性的活动,但其教育的意义依旧是存在的。

(一)宣传道德教育功能

在我国古代舞蹈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舞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如芦笙舞中《扫棺舞》是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同时慰藉其亲人,因此采用高难度技巧,在死者入殓前,舞者吹着芦笙光脚在棺木的边沿上表演,舞步轻盈却不会掉下来③,以这样的祭祀形式形成尊重长辈、怀念祖先的优良品质。还有的大型的风俗性芦笙舞,多在农事生产和丰收喜庆时演出,展现了劳动人民在劳动丰收之时的喜悦。对这些舞蹈动作的学习可以间接的体验广大人民在务农时劳作的过程,知道其辛苦,能够从中感悟来之不易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二)增强舞蹈的情感表现力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者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加之情感的投入去演绎舞蹈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通过人物内心世界外化到外部的肢体,表达出舞蹈的主题情感,用心舞动,以舞传情,舞蹈作品所要呈现的喜怒哀乐正是这支舞的精髓所在。如《芦笙舞》中对“锦鸡”这一形象的诠释,它是劳动人民根据其民族的风土人情精研的舞蹈造型动作,它体现的是苗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是苗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无论是锦鸡的觅食、嬉戏还是求偶时的舞步和姿态造型,都显现了锦鸡这一造型形象所散发出来的无限魅力。只有经历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感知的人,才能表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舞者必然会尽其所能的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及自己的情感想象融入这一角色中让舞蹈更具感染力,使其舞蹈的灵性能有效的发挥出来。

(三)传授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

苗族的芦笙舞最早起源于原始先民求生存,在大地一片荒芜之时,苗族祖先只能靠捕捉猎物维持生存繁衍后代。然而当时的条件手无缚鸡之力,很难抓住野兽,为了解决捕猎的问题,于是通过吹奏芦笙去引诱各类鸟兽,进行搜猎,获得大量猎物之后,先民们都会高兴的点着燃火聚集在一起,边吃边喝欢快的谈论白天狩猎的情况。当欢唱不能尽兴时,便舞动起来,这种表达的方式既重温了白天猎兽的快感,又展示了用芦笙机智的获得野兽的过程和经验。这种教育过程使得芦笙舞世代相传,此时的芦笙舞除了自娱和娱人之外,还具有形象的演示鸟类的行动习性和人类如何捕获的教育功能。

(四)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

苗族芦笙舞作为一种文化是苗族人民生活的结晶,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渗透到了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笙舞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这种娱乐性、观赏性、交际性等特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在对芦笙舞学习并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舞蹈中优秀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舞蹈注入新元素,还能有效的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真正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芦笙舞在人们心中的认可度。

三、少数民族舞蹈中《芦笙舞》教育传承价值

少数民族舞蹈承载着一个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现象,反映了在劳动人民在勞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姿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现了其原有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是少数民族文化个性特征的彰显,更是少数民族舞蹈历史价值所在,因此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芦笙舞作为苗族人口传的民族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把芦笙舞的教学方式教材化是最好的传承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对芦笙文化历史渊源的讲解,另一方面有利于芦笙舞的学习和传播。在一般的舞蹈教学中通常教师都会采用直接指导和视频欣赏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芦笙舞这种民族性较强的舞蹈,在表演方式上注重音乐和舞步的结合,因此对芦笙舞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要领,能够更好的融入舞蹈的意境,提高舞蹈及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把握节奏的动律。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都应履行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义务,并且可以通过结合苗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巧妙地把芦笙这种乐器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激发对芦笙舞的好奇,渐渐的喜爱芦笙,并从中领悟芦笙舞真正的内涵,保护民族文化的遗失。一方面使孩子们更好的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的探讨中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演出技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轨迹中不停演变的活化石,这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随着日益改观的人民生活水平,舞蹈文化的传承使得少数民族舞蹈也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因此在现代的舞蹈教育中,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教育中存在教学问题,真正的领悟少数民族舞蹈的内涵,把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传承放在首要位置,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真正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才不会使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因为时代的冲击而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刘素琴,刘健:《舞蹈身体语言学》,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页。

③罗雄岩:《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第86页。

参考文献:

[1]林曙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黄莹.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3]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吉雅.杨小玲.试论苗族文化的教育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06,(01).

[6]袁源.贵州黔东南苗族舞蹈的原生态意味[J].贵州民族研究,2013,(06).

[7]刘素琴,刘健.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