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资产信息化平台发展模式探究

2018-01-19李莹杨湘东王梦夏建华

财会学习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李莹 杨湘东 王梦 夏建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也早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资产管理就更应该被重视,本文对当前高校中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校资产管理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且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资产;资产管理信息化;互联网+

高校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一切教学、科研、管理、经济、交流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形式多种多样,构成也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因此对资产管理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不断加大对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的管理,传统的半自动化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资产管理需求,因此更加强大更加智能化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被迫切需求。

2017 年1 月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各类资产存量,规范资产处置行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总目标。面对日益增加的固定资产总量,如何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在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关键。本文作者以某所市属高校为例,对目前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资产信息化平台发展模式。

一、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现状

现有资产管理系统采用B/S构架,基于JAVA,自行开发的业务平台。该系统虽能够正常运行,但存在诸多加强的地方,包括日常管理只实现基本账务管理,不能与闲置资产、贵重资产等相结合管理,且仅能按二级单位管理不能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需求,一般教职工不能及时掌握名下资产,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目前固定资产、附属设备、低值易耗品、材料等因系统不同或缺失造成管理困难或无法联查等,不能涵盖全部资产管理,资产的分散管理,容易造成盘点不及时或者未落实全部盘点,并且根据日常的管理业务不能形成切实有效的决策分析数据,不能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市属高校目前使用资产系统是上级单位对所属高校统一配发了高校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资产上账、调剂、处置等基本账务管理。但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老师反映该系统死机、实时性较差、业务处理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正常情况下该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为3-5s,因目前系统仅支持开放到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故业务高峰期在线用户数约50人,并发用户数约30,基于该情况下,系统效率仍然较低。另外,因固定资产标准提高以及耗材等使用增加,低值易耗类的资产数量和价值也在逐年增加,而日常管理仅依靠历史引进的单机版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资产和账务的管理,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缺少足够的支撑,无法满足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的即时更新和更广泛多样的查询。

二、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块

财政部2015 年12 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 号)提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要与预决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实现对接,具备条件的资产管理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为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

本文涉及的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在原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基础,对学校实际资产管理需求以及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原系统进行优化,并新增各项业务管理模块,为了避免信息孤岛形成,考虑将该系统纳入学校信息门户统一管理,并在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以确保系统中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该系统还与采购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相对接,使资产系统与相关业务实现链接,同时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真正做到资产管理,人人有责。平台主要包含的应用管理系统有闲置资产调剂平台、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模块、资产清查管理模块、数字校园对接、移动终端、自助终端打印等。

(一)闲置资产调剂平台。实现各部门闲置资产的展示和再申请利用,促进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同时加强资源调配。

(三)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模块。实现低值耐用品和低值易耗品、材料管理功能模块,包领取、保管、内部转移和处置手续等日常业务流程。

(三)资产清查管理模块。实现资产的实物管理,可以下发资产清查任务,按照归口单位、部门、个人可通过手机端进行清查任务接收并可以对资产进行条码扫描盘点。并对盘点结果可以按照不同的口径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清查结果进行资产的调整,加强实物管理,保证资产账与实物一致,最大程度降低资产流失。

(四)数字校园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单点登录,实现每个教职工根据角色查看相对应权限范围内的资产信息查看对资产精细化管理。

(五)移动终端。实现手机APP应用管理,APP 功能包括资产入账、资产调拨、资产处置、查询、资产清查等业务申请与审批,该系统还开通了手签功能,使所有资产管理业务全部实现线上完成,彻底解决了老师四处奔波签字的局面,真正实現了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集成了二维码、清查终端识别、高拍仪、移动终端APP、自助打印终端等技术和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资产管理的创新发展。

三、总结

通过引入“互联网+资产管理”的理念,大大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使资产管理从原始的手工记账管理到半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到互联网+资产智能化管理时代,既减轻了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简化了资产使用人员频繁到设备处办理业务的模式,老师通过统一认证身份和手机APP即可办理资产入账、调拨、处置、清查、查询等全部资产业务,在自助终端机可随时打印各种资产入账单、调拨单、资产编码等,既简化了业务流程,也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既实现了线上办理所有业务,也实现了资产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老师办理资产业务的效率,为老师教学科研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老师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