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乐曲分析及演奏处理

2018-01-19李莹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钢琴

李莹

摘要:本文以王建中鋼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中的《军民大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曲的创作背景,着重在其素材来源、曲式结构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王建中先生如何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单声线性旋律与钢琴多声思维相融合,创造出符合中国群众审美情趣的作品。

关键词:王建中 改编曲 钢琴 《军民大生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23-02

王建中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他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味的钢琴作品,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钢琴作品宝库,更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由于文革期间两个关于文艺整风的批示,艺术院校停止了正常的运作,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钢琴教材是以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为主,我国鲜少有自己系统的钢琴教材,因此音乐教学出现了停滞。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王建中先生选取中国民族民间曲调,以改编曲的形式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演奏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中国钢琴音乐的普及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陕北民歌四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陕北民歌四首》包含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翻身道情》,皆是根据同名的陕北民歌创作而成。

二、乐曲分析《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1945年,音乐家张寒晖为了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采风,采用陇东当地曲调《推炒面》创作出了《边区十唱》,后更名为《军民大生产》。歌曲以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为衬词,不仅直抒胸臆鼓舞士气,更激发了人民的劳动劲头,烘托出一种热火朝天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气氛。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曲《军民大生产》则是根据这首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改编后的钢琴曲保留了原曲的风格特点,通过和声、织体、速度、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大大丰富了原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音乐充满动感、个性鲜明。

歌曲《军民大生产》是由a(2+2)、b(3+2)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

钢琴曲《军民大生产》是带引子、主题及六次变奏和尾声的三部曲式,乐曲是以D为主音的六声商调式。

(一)引子及呈示部

钢琴改编曲的引子部分由原歌曲的后半部分创编而成,旋律及伴奏均在和弦或双音等位置给予节拍重音的突出,节奏鲜明,音乐铿锵有力,生动再现了原曲的意境。在弹奏该部分时,节拍重音要弹得清晰果断。左手大和弦的低音由于使用五指,需提前抽出来先练这个手指的力量,可以使用小指断奏及贴键送腕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在弹奏大和弦时才能保证低音的饱满度。

呈示部由A(第7-21小节)、A1(第22-30小节)、A2(第31-50小节)三个乐段构成。

A段前9小节是乐曲主题的陈述,力度为mf。伴奏声部切分节奏的出现,使得劳动号子般的旋律富于动感,充满活力。右手旋律中保持音的弹奏,需尽可能保持够其时值,贴着琴键深深地弹下去,下键速度稍快一些,保持声音的稳定、饱满,不可高抬手指,用力砸下去。弹左手时需格外注意切分音第二个音的推动力,节奏不可拖沓冗长,音乐坚定有力。后6小节是对主题的重复,力度及伴奏方式都与前面有所不同。此处力度为P,伴奏采用跳音的方式,较之之前切分节奏的伴奏,音乐更加轻快。弹奏跳音时贴键使用指尖跳音,动作幅度较小,音色集中轻快富有弹性,手腕随着音符跨度的增大而配合转动。

A1段是乐曲的第一变奏。前4小节旋律出现在中声部,在骨干音部分出现和弦予以支撑,使得音色饱满有力。后5小节的伴奏以强拍后半拍的弱起方式进入,音乐亲切而不失活力。该部分弹奏的重难点在于中声部旋律的突出,弹之前需把中间的主旋律抽出来单独练习,既增强了弹奏手指的力量,同时也能不受其他伴奏声部的干扰,将旋律印在脑海中。这样在三个声部混合在一起弹奏时,中声部的突出就不是问题了。

A2段共20个小节,前16小节是主题的第二变奏,最后4小节的过渡乐句连接至A3。第二变奏的主题出现在高声部,旋律悠长而坚定,常采用弱指小指来弹奏。那么如何在保持中低声部清晰的情况下,突出高声部呢?刚开始的练习一定要采取分声部的练习方法,每日都需要进行右手小指弹奏旋律的练习,以此增强小指的力度和敏感性。练习时,重心在放在手掌的中间,不可全部压向小指,着重练习小指掌关节和指尖的支撑力。

(二)中部

乐曲的中部由A3(第51-59小节)、A4(第60-77小节)两个乐段构成。

A3段是乐曲的第三变奏。主题旋律在高声部,用弱的力度奏出,右手内声部分解和弦音型的六连音华丽而轻快,使主题更显活泼而富有生趣,下方声部以朴素规整的线条进行,仅在旋律骨干音上予以支撑。在这一变奏中,除了加强弱指力量的训练,不可忽视的还包括单指弹奏旋律的连贯性和方向性,以及右手中声部六连音的力量控制。弹奏主题时应贴着琴键,用慢下键的方法把力量通过指尖输送进琴里。那么如何解决内声部六连音与外声部旋律的层次问题?首先,保持外声部旋律奏法不变的情况下,内声部采用跳音的方法练习。刚开始可以不必拘泥于弱奏,先将声音弹得清晰干净,手指得到充分训练以能保证音色不虚不噪时,再进行力量控制的训练。

A4段延续了A3段的音型,在长音的地方采用大跨度的分解和弦下行,音乐更显得灵动活泼。主旋律在左右手之间穿梭,在弹奏时要注意主题音色的统一,指尖慢下键,贴着琴键深深地把臂力放进去,奏出悠扬而连贯的音乐,同时还需要区别主题旋律与伴奏声部的音色。

(三)再现部

A5(第78-87小节)、A6(第88-101小节)两个乐段是乐曲的再现部。

A5段是乐曲的第五变奏,以饱满雄壮的八度加大和弦的方式充分表现出人民投入劳动大生产的高昂热情,音乐热烈欢快而振奋人心。弹奏这类大和弦时,除了手指的第一关节要保持稳定支撑外,更重要是手腕的松弛和良好的支撑力、爆发力。如果手腕自身的支撑力不足而仅靠胳膊的施力,声音则会生硬死板。只有富有弹性而有力的手腕,配合肩部及手臂的放松,不断把上半身的力量通过手臂、手腕、指尖输送进键盘,才能弹奏出浑厚、宽广的音色。

A6段是乐曲的第六变奏,包含了9小节的主题重复及5小节的尾声。上方旋律采用快速的不同距离双音重复,并使用慢一倍速度的和弦骨干音予以支撑,勾勒出一种轻快活泼的音响效果。弹奏时要注意手腕的弹性,始终保持发力并迅速放松。不同距离的双音交替出现,需保证弹奏的准确度。后5小节的尾声采用了FF的力度,音乐的走向越发宽广,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结束整个乐曲。

三、结语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由此产生的音乐及伴随的创作手法也是千差万别。西方音乐的曲式结构严谨、讲究对称,而中国传统音乐是以描绘劳动、自然和爱情为主,结构依附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而展开,段落布局相对自由,音乐具有一定的即兴性。王建中先生借鉴西方曲式结构创作技法,在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对和声、织体、结构、音色等方面进行改编,使得作品的更富有表现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

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改编曲取材于中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和声配置则是以三度叠加为基础,要怎么将这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呢?首先要强调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的五声性,结合西方的创作手法,在织体、和声等方面进行扩充,使原曲的层次更为丰富,音响效果更为饱满,并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再者是在演奏技法方面,中国钢琴音乐技法创作来源于各种民族乐器,因此要很好地掌握中国钢琴音乐演奏技法,能够模仿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奏法,才可以使钢琴这一外来乐器得以“洋为中用”,使其民族化。

如何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单声线性旋律与钢琴多声思维相融合,创造出符合中国群众审美情趣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的作曲家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利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吴萌.王建中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创作手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丁菲菲.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的艺术特色[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钢琴
钢琴
纸钢琴
能够像书一样打开的钢琴
最牛钢琴
钢琴
调音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优雅的钢琴卡袋
钢琴上的诙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