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平安校园构建策略研究

2018-01-19黄杨

南方企业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安校园互联网+互联网

黄杨

摘 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到“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大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就“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高校平安校园的构建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平安校园

关于构建高校安全校园的严峻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校园的生活氛围越来越活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具有开放性,这虽然为大学校园注入了很多新鲜的元素。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大学校园氛围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改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这便在无形当中加剧了我国高校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从社会大环境来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一特殊时期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价值理念还是言行举止方面都没有一个成型的标准,他们喜欢张扬个性,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一旦触及自身便习惯性与人针锋相对,习惯性以个性为说辞来处理问题,而很少运用理智思考,遇事容易冲动,也不懂得退让,很容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激化矛盾。这便会在无形当中提高了高校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影响高校安全的因素分析

信息时代带来的安全挑战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每天都要接受非常庞大的信息量,一些积极正面、科学健康的信息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庞大的信息量中还夹杂着很多负面或者比较消极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涌入让大学生所接受的信息范围便处于一种不可控的状态,大学生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诸如,受到网络反动言论的鼓动、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到坏人、受到色情录像的诱惑等。这样的信息会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大学生在之前二十年里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甚至会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抵制不住这些信息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心理活动是影响高校安全的重要因素。一切犯错或者破坏校园安全行为的源动力都来自于个人的心理活动。伴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主要呈现出三类比较典型的心理矛盾:第一,他们在寻求自我空间的同时,又抑制不住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非常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理解,即心理闭锁和寻求理解之间的矛盾;第二,他们内心对于现在的自己以及对未来的生活都充满着很多美好的期望,他们怀揣着理想,想要为之奋斗终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平淡以及现实带来的一次次打击让他们的心理开始出现扭曲,即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第三,大学生渴望独立,想要拥有独立的学习与生活权利,想要摆脱学校以及家庭的掌控,但是,他们并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依靠家里的钱来生活,他们一边高喊自由,一边却切不断对家庭、对学校的依赖,即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这三对心理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渐渐动摇他们的价值理念,这便给予了不法分子扰乱高校安全的机会,他们紧抓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制造不安全因素。

高校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大,我国一些城市中的高校都开始向外迁移。目前,有很多的高校会选择在郊区甚至是城乡结合处建立新的校区。这无疑会增加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其管理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校区周边环境不可控。新校区的建立,必然会带动周边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其中,也会有一些KTV、网吧、酒吧,众所周知,这些场所中出现的人员都是比较混杂的,也是极容易发生打架或者斗殴事件的。大学生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参与到这些关于生命安全的事件当中。

安全防控后备资源不足。目前,在一些高校中,虽然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表示出了极高的重视,但是,因为资金的欠缺或者人员匹配不足等原因,而导致学校的监管工作远远不到位。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的身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盗窃或者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互联网+”模式下如何构建平安校园

巧妙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唤醒大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当代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是有着极高的兴趣的,因此,笔者建议各大高校可以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从新媒体入手,建立适合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引起大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各大高校可巧妙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创新和优化安全教育的方式。

举例说明:各大高校在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时,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关于微课的拍摄过程,也可以要求大学生来共同参与制作,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安全问题原来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进而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此外,各大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竞赛,鼓励大学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诸如拍摄一些与安全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微电影,写几篇与安全相关的文章发布到网上等等,学校将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来从中挑选出几个最具教育意义的作品,给这些作品的制作者合适的奖励。

拓宽网络舆情渠道,建立校园安全动态信息网

安全是一切工作项目推动与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如果在安全工作上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声誉以及实际工作的效率。关于此构建策略,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来着手实施:

首先,高校领导者在做任何决策时,一定要将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特别是一些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角色,必须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领导者要意识到,一旦一些决策触及到师生利益的底线,那么极有可能在师生群体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可能会造成群体性时间,影响到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其次,各大高校必须要建立起安全动态信息网络,充分发挥高校党政、学工、宣传等相关部门的价值,要确保这些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校成员的思想动态,能够有效捕捉到一些不安定因素,通过科学高效的方式将一些影响安定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然后,高校要建立起网络舆情渠道,高校中的网络安全员必须要时时关注学校的舆论动向,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时间里,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明确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化责任体制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学校的党委以及行政部门来负责组织开展的,在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进行明确,有些安全工作或者任务可以细分到具体责任人身上,这样对于校园安全工作的推动与开展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此外,高校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体制,要确立一级中心、二级统筹,三级执行的明确责任体制,关于此类责任体制,具体进行解释:一级中心,即建议以高校党委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心;二级统筹,即由高校下属各二级单位,也就是各部门来分别按照党委指示来分头负责统筹和把控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三级执行,即各部门下的各科室或者各个年级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每一级别都要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的身上,确保安全管理的任务能够落实到细节上面。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平安校园是当前各大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致力于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推进与沟通的过程。各大高校必须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要确保与平安校园相关的每一项工作都得以全面高效的完成。

(作者單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健宇,马嘉林,方丹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互联网+”时代的平安校园建设及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7(06).

[2]张善红,王宝堂,房喜峰.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S学校为例[J].价值工程 ,2017,36(18).

[3]黄发友,陈莎莎,衡欣.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F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9(01).

[4]黄发友,余慧莉,滕培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构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7).

猜你喜欢

平安校园互联网+互联网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平安高职院校建设措施的探讨
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问题研究
班主任在高职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