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会计分录编制的思考分析

2018-01-19李世慧

南方企业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中职学生

李世慧

摘 要:会计分录的编制是《基础会计》的基本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理清思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总感觉云里雾里,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有的学生甚至学完整本教材都惧怕编制会计分录。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生编制会计分录常见的错误及原因,提出了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理清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生;会计分录;教学思路

中职学生编制会计分录常见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使用会计科目不正确

经济业务发生后,有的同学辨别不了所引起变化的会计科目。如差旅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5000元。有的同学写成:借:应收账款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正确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款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会计科目判断不正确,主要原因是:1.库存现金使用范围不明确;2.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内容区分不清。

借贷方向不清楚

有的同学对于编写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不确定,有时会弄反借贷方向。如经双方协商,A公司将所欠B公司的货款60000元转为B公司对A公司的投资。有的同学写成:借:实收资本60000贷:应付账款60000。正确的会计分录是:借:应付账款60000贷:实收资本60000。错误原因是:1.会计对象模糊,没有分析会计分录核算的对象;2.不知道什么时候记入账户的借方,什么时候记入账户的贷方。

书写格式不规范

主要表现:1.“借”“贷”两个字没有错开寫;2.借、贷方金额数字没有错开写;3.先写贷方,后写借方;4.金额书写错误,如“50000”写成“5万”;5.金额后面多写了单位“元”;6.复合会计分录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没有对齐,金额数字没有对齐。

复杂经济业务无所适从

对于稍微复杂的经济业务,有的同学不知如何下手。如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80000元,直接偿还应付某单位的货款。有学生写成:借:银行存款80000贷:短期借款80000。正确的会计分录是:借:应付账款80000贷:短期借款80000。不会分析复杂经济业务,主要因为:1.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分析不条理;2.编制会计分录的过程思路不清晰;3.对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知道该用一个分录还是多个分录。

对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核算对象的理解;2.会计科目的理解和记忆;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及其具体内容;4.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和内容;5.会计分录编制的步骤。也就是说,对于编制会计分录的学习和理解,要把基础会计各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结合起来。

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思路

针对中职生编制会计分录的常见错误,汇总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经验,我整理了一下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思路:

首先,让学生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会计分录是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构成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会计分录的格式化就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在整个会计核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记载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各式各样的原始凭证做了统一格式的汇总整理,同时又为账簿记录提供了依据,为会计信息能够准确规范的报送奠定了基础。

第二,让学生牢记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编制会计分录的格式是先写借后写贷,借在上贷在下;借贷错开一空格;金额后不必写元字。借:会计科目1 金额 贷:会计科目2金额。对于复合会计分录,格式为:借:会计科目1金额 贷:会计科目2金额 会计科目3金额 或者:借:会计科目1 金额 会计科目2 金额 贷:会计科目3金额。应注意的问题是:1.写入一个账户的借方(贷方),必然写入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贷方(借方);2.借方、贷方金额相等;3.一笔业务能用复合会计分录反映的,不要硬拆为简单分录;多笔不相关的业务不能硬编成复合会计分录。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及分析思路。完整地编制会计分录的过程有以下6个步骤,我们结合业务来理解。如经济业务: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材料12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100000元,其余20000元暂欠。要求为甲公司编制会计分录。1.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对象即为会计主体,本业务中的会计主体是甲公司,即购买材料的公司,而不是销售材料的乙公司。2.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哪些账户产生影响。这一步骤,需要加深对会计科目的理解,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特定的核算内容,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应根据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来选择使用。这笔经纪业务中,一方面使企业的库存材料增加了12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00元,应付供应单位的账款增加了20000元,受影响的账户有原材料、银行存款和应付账款。3.判断这种影响是使得账户金额增加还是减少。本业务中,原材料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增加。4.对账户的性质,也就是所属的会计要素进行归类。原材料和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会计要素,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会计要素。5.根据账户的性质和增减变动确定该账户是放在借方还是贷方,需要结合借贷记账法的内容来判断。账户的方向“借”和“贷”与增减不完全相同,究竟什么时候记入账户的借方,什么时候记入账户的贷方,取决于会计要素的性质。本业务中甲公司原材料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增加,也就是资产类增加、资产类减少以及负债类增加。可以确定原材料记入借方,银行存款记入贷方,应付账款记入贷方。6.按照会计分录的编制规范编写会计分录。通过以上步骤分析,我们编写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12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应付账款20000。最后还要回顾前面的分析,检查一下会计分录的格式、内容和金额是否正确。

最后,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常见经济业务的处理,强化编制分录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还必须多练习,通过大量练习熟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和思路、加深对会计科目的理解、根据账户性质确定应登记的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提醒他们应注意的问题,潜移默化渗透给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中职学生
中职学校《工程制图及Auto CAD》课程教学思路探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