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
2018-01-19陈泠璇
陈泠璇
摘 要:社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合理的社团内部建设等常常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情况,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有效数据364份,探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一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个人修养、身心健康四方面筛选1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总结社团主要的发展问题,为未来高校社团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社团;综合素质;因子分析法;SPSS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合理的社团内部建设、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对于学习和社团活动的不平衡把控等常常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学习成绩下滑、身体素质下降等。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分析,获取有效数据364份。首先选取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个人修养四方面16个指标进行分析,基于SPSS软件,通过对应分析、因子分析、多重响应分析等分析方法,就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学生所选社团种类有显著性差异;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总体综合素质影响整体为正向,但社团种类对于分项指标影响有所差异;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的不完善是社团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社团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基础信息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学生,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0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等内容进行审核,对有问题的问卷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剔除,最终留下了364份问卷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男女占比:男生占样本总数的40.38%,女生占样本总数的59.62%
年级分布:采集的数据中大一186份,大二107份,大三59份,大四12份,分别占比51.1%,29.4%,16.21%和3.3%。
社团分类:参加体育类社团的学生最少,占样本总数的12.64%;参加知识技能类社团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24.18%;参加文学艺术类社团的学生占样本总数的31.32%;参加社会服务类社团的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1.87%。
综合分析
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通过将列联表的行、列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来揭示变量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不同性别、年级与所参加社团种类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就性别而言,女生更喜欢文学艺术类和知识技能类的社团活动,尤其是大一的女同学参加此类社团的比例较高;男生相对偏向体育类社团。就年级而言,大一学生选择的社团种类多样化,而其余年级选择的社团类型相对单一。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本文首先对体系中参加社团活动后影响综合素质的16个指标:收集信息处理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原创能力、功利程度、自制力、帮助别人的热心程度、对别人的批评程度、学习成绩、学习精力和热情、软件操作能力,对本专业知识的关注程度、人际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身体素质和作息程度进行分析。为了确保该数据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87000,大于0.5;而Baetlett球形检验中概率值为0.000。则表明数据可以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研究。接着,利用SPS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为公共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4个公共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62.259%,说明这4个公因子可以基本代表原始16个指标的信息,故文中选取4个公共因子,然后采用Bartlett回归方法得到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分别为F1,F2,F3,F4。再对F1,F2,F3,F4按照特征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后综合素质评价分数=61.02%+17.29%+11.28%+10.41%,再用每个学生的分数y求平均值,得出男生平均分为1.07,女生平均分为1.04。
这表明,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亦或是总体,参加社团活动后综合素质平均分均大于0,表明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是正向的,其中男生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女生。
多重响应分析
多重响应分析法常常用来分析调研问卷中的多选题。为了探究高校社团现存的问题,本文采用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方法进行社团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主要将社团现存问题分为以下八类:规章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薄弱、缺乏传承性、无活动场地、经费不足、活动过于频繁、活动质量差、指导不专业。由频数分析表及柱形图可看出:社团自身建设及活动中存在的各问题均较为普遍,笔者认为社团规章制度不完善为八项问题中最大问题,有199人,占样本总体的54.7%;其次是缺乏传承性,占样本数量的53%;认为指导不专业的最少,占样本总体的28%。总体看来,八项问题的频率相差不多,体现了社团建设仍普遍存在多种问题,有待改进与提高。
接着进行交叉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就社团现存问题有不同看法。大一大二学生学业繁忙,经济条件较差,认为社团聚餐、会费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而活动频繁则浪费了学习精力、占据了过多个人时间;大三大四学生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社团活动的深入了解则更注重活动质量与内部管理问题,认为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薄弱、缺乏传承性是社团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至于无活动场地、活动质量差、指导不专业则是各年级均认为社团存在的问题。
结论
首先,社团选择情况就性别而言,女生偏爱文学艺术类和知识技能类的社团,尤其是大一的女同学,男生则相对偏向体育类社团。就年级而言,大一学生选择的社团种类多样化,而其余年级选择的社团类型则较为单一;其次,根据社团活动对总体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因子分析后的结果来看,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是正向的,其中,对于男生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女生;最后,社团现存问题:不同年级就社团现存问题有不同看法。大一大二学生学业繁忙,经济条件较差,认为社团聚餐、会费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而活动频繁则浪费了学习精力、占据了过多个人时间;大三大四学生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社团活动的深入了解则更注重活动质量与内部管理问题,认为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薄弱、缺乏传承性是社团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至于无活动场地、活动质量差、指导不专业则是各年级均认为社团存在的问题。
建议
学生个人在选择社团种类时,除了考虑自身兴趣外,还应充分考虑自身综合素质的缺陷,有选择性地参加社团。例如,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可以适当考虑体育类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总体综合素养。同时合理安排学习与社团活动的时间,做到协调均衡发展。
大学社团种类繁多,但各类社团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體育类及知识技能类社团发展程度有待提高。大一新生由于新入校门,对新事物的好奇及不了解,会导致其盲目选择社团。对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团,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其参加社团,减轻其生活负担,保障其正常学习。
大学社团多而不精、活动过于频繁、专业程度不高、经费紧张是主要问题。对此,应当整合性质形似、活动雷同的社团,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面。社团应当提升社团专业度,一方面可以聘请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应当鼓舞社团多多举办专业性的比赛,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积极改善工作形式,增强社团影响力,打造优秀社团,积极向学校申请资金并合理规划,避免因资金问题导致活动无法开展和产生内部矛盾,从而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参考文献】
[1]姚洪章.谈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03).
[2]冯昭昭.大学生社团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孙美晖.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黑龙江教育,2013(11).
[4]袁文.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