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并购法律风险防范

2018-01-19梁亚王芳

南方企业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并购法律风险防范

梁亚 王芳

摘 要:当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日益壮大,一是可以通过自身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吸收其他公司,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并购能够充分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关于并购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以及企业自身在并购活动中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各我国并购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本文总结了并购中的一些常见法律风险并提供合理建议,希望在实际操作中充分降低风险,实现双赢。

关键词:并购;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都不同程度作了相应规定。企业并购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同行业并购,越来越多的出现跨行业或跨国并购,并购包括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并购方式日益多元化和系统化,并购在实现规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风险,如处理不好,会为将来的纠纷埋下隐患,如何在并购活动中规避法律风险是我们应积极探索的问题。

并购的概念和主要分类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并购包括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根据并购人的主观意图,并购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

股权并购是并购企业通过向目标公司增资扩股或者与原股东直接进行股权转让的行为成为目标公司股东,达到收购目标公司的行为。可以全资收购,也可以通过控股方式收购。

资产并购是指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可以全部收购也可以部分收购。资产收购是一种资产的转让行为,不涉及目标公司的债权债务问题。

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各有利弊,如果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并购方在成为目标公司股东持有股权的同时,也将承担目标公司以前的债务问题,如前期尽职调查不充分,没有发现潜在的或有负债,企业将遭受很大损失。而资产并购仅仅收购相应资产,不涉及承债问题,资产较清晰。如果目标公司债权债务清晰,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则可以适用股权并购的方式;如果目标公司债权债务关系混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则资产并购是一种更优的方式。关于税负的承担问题,很多人会认为股权并购可以面临较小的税负压力,而资产并购会缴纳大量税负,如在土地并购中,会缴纳大量增值税、契税等。但是从长远考虑,股权并购并不一定会比资产并购缴纳的税负少,因为在目标公司后期进行不动产交易的时候,也会缴纳增值税、契税等不动产流转税,以哪种方式更优,应根据成本、收益测算等综合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大多数成功的并购都是善意并购,善意并购以维护股东全体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为目标,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恶意并购通常是在目标公司不知情或持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强行收购目标公司,为了达成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目标公司利益。万科股权之争是典型的恶意收购,也成为野蛮人敲门。宝能系利用万科股权的分散性,强行收购万科股权,造成万科股价的动荡,也使万科的经营长期不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法律和市场应重点监管恶意收购,维护经济主体的稳定。

并购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我国并购的法律规定零散且不具有系统性,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对法律认识不深,存在违规操作,这些都为并购行为埋下了法律隐患。

并购方式不当风险防范

并购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是并购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能使并购方和目标公司充分达成一致,消除并購中的阻力,双方更好的进行融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并购方式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前面已经论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劣,在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防止因为并购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法律风险。当然在选择一种方式后,要设计更为具体可操作的交易架构,对并购流程进行充分规划,如转让股权的份额是否涉及资产剥离及承债式交易等,具体的交易方式复杂且多种多样,需要聘请专业的并购律师合理设计并购方式,减少法律风险,促成交易,实现规模效益。

尽职调查风险防范

目标公司掌握了企业的内部信息,并购方在并购前都会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包括: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和业务尽职调查,以充分了解目标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提示风险,对后期并购交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目标企业不充分披露信息或者存在造假行为,则会误导并购方,因此并购方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目标公司信息,对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营业务、营业模式、财务状况、知识产权、管理当局、员工情况、保险、章程及治理结构、重大合同、关联交易、诉讼仲裁信息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对目标公司合理估值,防治过高估值,造成并购方交易成本损失,常见的尽职调查方式有查看账册、实地调查、走访政府部门、与员工沟通等。

并购合同设计风险防范

并购合同的签订是并购双方达成交易的关键环节,并购合同的条款包括陈述与保证条款、风险分担条款、维持现状条款、交易价格及支付方式、索赔条款、对赌条款等,如果对合同的订立或审查不严,将埋下重大的风险隐患,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必需在合同条款的设计中详细充分地将交易内容约定进去,避免歧义条款,使并购交易内容及流程能在合同中找到依据。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并购法律风险防范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