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的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分析
2018-01-19曾卓
曾卓
摘 要:本文结合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构建出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展开分析,目的在于理清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以促使整个系统更良好的运行。
关键词:专业创新型人才;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系统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家领导人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使人民的眼界打开了,思想包袱被卸下了,意识到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变革,只有创新才能引导社会的进步[1]。专业创新型人才激励是属于创新型人才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人才引进和培养且保证人才利用使工作顺利有效進行的支撑力,只有不断地完善专业创新型人才激励环节,才能最大化发挥出专业创新型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人才建设工作有序进行[2]。
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构建
本文研究的综合激励系统主要是依据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所构建[3]。实际上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是指管理主体合理的利用内外部各项激励要素刺激激励个体(即专业创新型人才),使激励个体产生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个体自我认知,调动自身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行为过程[4]。从系统学视角研究,这一过程包含了内在驱动力以及外部推动力两个系统的循环。其中,激励个体的满意程度与其期望公平值成正比。若激励个体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则个人对组织目标的认知加强,越能将自身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定义是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元素构成并且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影响。若要保证综合激励模式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激励内容、激励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分工、管理主体、激励个体(专业创新型人才)。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外在影响因素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指整个人才建设工作中其他体系对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影响,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利用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第二个层次主要是指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包括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的渲染。其是结合综合激励模式与系统学理论。
运用AHP对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的分析方法,[5]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层、策略层、指标层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构建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且操作流程简单,结果具有科学性,该方法将宏观目标与复杂的数据相结合,并将评价目标具体逐层分解,把较为复杂的指标化解为一项项交易实现的指标。其次,该方法结合了专家组的经验,并对专家人员的评价展开了有效性和一致性的检验,确保了权重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根据判断值设定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的判断值是指下一层的两个元素对上一层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之比,假设两个元素分别为i、j,元素数量为n,相对权重值为aij表示要素i与要素j的重要性比较结果,判断矩阵表达为A=(aij)n x n,本文选择6名经验丰富的相关领域专家对各层指标权重进行设定,以两两指标对比,按照1~9标度法进行对比并赋值,最后将各小组设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讨论。
计算权向量,做一致性检验并计算权重值
经计算得出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权重矩阵A一致性比例CR=0.0789,λmax= 7.6438,满足CR<0.1,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权重矩阵满足一致性程度要求。
结语
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对构建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的启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学工程,我们必须建立多方面、多视角的综合激励模型,实现内部驱动与外部推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举,不断加强激励个体内部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形成内外发展的一致性。整个专业创新型人才综合激励系统中核心的着力点是激励内容,其余六项评价指标支撑着激励内容的有效实现,以促进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转。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瞿晓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
[2]郭世田. 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陈光潮,邵红梅.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及其改进[J].学术研究,2004(12).
[4]赵峰,刘丽香,连悦.综合激励模型视阈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06).
[5] Satty T L.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978,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