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2018-01-19周绍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效果

周绍于

【摘 要】: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40)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替普瑞酮治疗的实验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HP转阴率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HP转阴率较对照组高,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显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导致胃粘膜变薄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消瘦、贫血等症状[1]。该疾病易反复发作、难根治,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容易产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当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采取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动力等措施,虽具有不错的疗效,但是病情存在一定的复发情况,并且治疗效果不一致[2]。有学者提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胃粘膜治疗,对抑制胃粘膜萎缩有着显著的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替普瑞酮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治疗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替普瑞酮治疗的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区间35~72周岁,均数(46.50±3.48)岁;病程1~6年,均数(3.15±0.88)年;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区间37~75周岁,均数(48.65±3.58)岁;病程1~7年,均数(3.63±0.74)年。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现象,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14),口服,20mg/次,1次/d;枸橼酸铋钾(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413)口服,0.3g/次,3次/d;阿莫西林(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16)口服,0.5g/次,3次/d;克拉霉素(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0.25g/次,2次/d;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次,3次/d;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不断服用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治疗,饭后口服,50mg/次,3次/d;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不断服用4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HP转阴率及病情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分为:显效,患者病情完全恢复,胃炎炎症消失,无腹痛、恶心等症状;有效,患者病情基本恢复,腹痛、恶心等症状基本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现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19.0系统中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

经研究发现,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替普瑞酮治疗的实验组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7.50%),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及病情复发率对比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HP转阴率(92.50%)明显高于较对照组(77.50%),病情复发率(2.50%)较对照组(12.50%)低,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力低、遗传、缺血性贫血及放射等因素引起的,另外,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随之发生,也是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该疾病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过程不完全一致[4]。若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极易产生癌变风险,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5]。临床上主要用药物进行治疗,西药应用比较广泛,包括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吗丁啉等药物,虽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故有学者提出[6],在以上药物的基础上加入胃粘膜治疗,对抑制胃粘膜萎缩有着显著的效果。替普瑞酮是保护胃黏膜的一种有效药物,能有效拮抗胃溃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胃黏膜病变,并且该药可促进胃黏液中磷脂、高分子糖蛋白及再生防御因子的生成,促进了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替普瑞酮治疗的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较对照组高,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数据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极佳,不但疗效好,且病情复发率低。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临床中,为了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加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替普瑞酮的推广应用,提高抗HP转阴率,减少复发率,切实发挥出其改善患者病情,以提高整体治疗的效果。但需注意的是,虽然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但仍有引发疾病复发的可能,因此有必要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其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必须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张佳琦.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 6(7):220-221.

刘明明.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6).

朱绪刚. 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J]. 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4):206-207.

李德朝.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6):121-122.

杜尚春, 秦建平. 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6).

王俊仁.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探究[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6):2617-2617.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