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1-19李瑜
李瑜
【摘 要】目的:探索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110分组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及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性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积极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去负性情绪提升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负性情绪;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2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以及正常生活。该病病情往往迁延不愈,明显的咳痰、喘息以及呼吸急促等明显症状反应。极大比例患者患病后以及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负性情绪。且多为老年患者,其治疗进程不畅。本文针对性护理研究,探索护理管理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存质量的作用和影响,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共计11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慢性支气管炎相关临床症状并经检查确诊,已对并发认知障碍者以及精神障碍者予以排除。经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组,各55例。研究组年龄60-81岁,平均(70.5±8.3)岁,含男27例、女28例;对照组年龄62-82岁,平均(71.3±8.4)岁,含男26例、女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性护理管理,引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生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主要含以下方面: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取得其充分信任,引导其倾诉内心困扰,针对患者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开展疏导。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为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其接受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②饮食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疏导,帮助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以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合理搭配饮食,注重饮食均衡。③呼吸道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相关情况,定期帮助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顺畅。必要情况下,可帮助患者吸痰,并实施呼吸道湿化处理[1]。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含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实施评估,总分各100分,得分越高,对应其负性情绪越严重。②生存质量。应用GQOL-74量表进行评估,具体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对应其生活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结果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接受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性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因素,主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病理特征为气管以及支气管等呼吸道黏膜发生改变。该类患者群体中,主要以老年人群居多,容易受到气温变化、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急性发作。表现咳痰、气喘以及呼吸急促等相关症状[3]。该病将导致患者明显的负性情绪,所以,在实施治疗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针对性护理,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均联合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完成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量表评分均显著性降低,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性提升,研究组显著性超过对照组。这表明,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积极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去负性情绪提升生存质量,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孟丽巍,张明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及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负面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22-23.
李燕霞,张玉荣,李金馥,等.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干预[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8,33(03):276-278.
何逢清,刘梅,张庆,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其生存质量負面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21+23.
郑雪梅.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5):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