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19袁琳
袁琳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2015年7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共选择5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面且系统的护理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22.20%相比较低,P<0.05。结论: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且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关键词】:尿结石;护理干预;不良反应;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尿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以血尿、尿痛为主,急性期患者较为虚弱,且痛感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同时尿结石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会对患者病情产生明显影响,因此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服务较为重要[1]。针对尿结石患者,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不强,因此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创新护理干预模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定2015年7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共选择5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编号,使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4-67岁,平均(50.73±2.89)岁,病程1-13个月,平均(50.73±2.89)个月;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3-67岁,平均(7.13±1.76)岁,病程1-14个月,平均(7.85±1.81)个月。我院伦理委员会明确此次研究目的及过程,予以批准,全部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進行分析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以病情监测、用药指导为主,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制定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心理疏导,患者发病后多担忧自身病情,同时痛感明显,常出现焦虑、紧张或不安等情绪,严重影响病情恢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密切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其情绪状态,对于情绪波动患者护理人员予以有效疏导,注意聆听患者主诉,在患者睡前播放舒缓音乐,开展放松治疗,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第二,疼痛干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向患者介绍疼痛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告知患者尽量减少剧烈活动,若患者痛感明显需配合药物控制,同时当患者疼痛发作时应转移患者注意力,配合开展针灸、热敷等处理工作,以此缓解患者痛感;第三,做好饮食指导工作,尿结石发病与饮食相关,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对于含钙结石患者,应食用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降低草酸、钙等摄入量,尽量减少动物蛋精制糖、动物脂肪摄取量,同时禁止饮用浓茶,少食菠菜、土豆等食物,而对于尿酸升高患者,务必减少嘌呤较高食物的含量,具体以动物内脏为主。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估,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于护理前1周和护理后4周进行评分,0-10分评分,分值越低提示痛感越轻[2];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体包括:眩晕、呕吐、尿痛。
1.4 统计学处理
参考具体观察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前者表示为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后者表示为例(n)、百分率(%),将有效数据录入到SPSS24.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t值和X?检验,若P值小于0.05,提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低,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22.20%相比较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明显变化,而尿结石发病与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相关,因此近年来我国尿结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日渐成为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重视度不断提升。针对尿结石患者,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临床注重开展护理干预工作,指导患者健康生活,缓解患者不适,促进其尽快恢复[3]。
综上,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且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参考文献
付敏. 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36(5):665-667.
杨红, 曾丽, 李欢欢,等. 护理干预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6):90-91.
张群. 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