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8-01-19牛尧
牛尧
【摘 要】:近年来病毒性肝炎患者越来越多,而肝炎在我国又属于高发病症,为了更好地让病毒性肝炎患者恢复健康,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检测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患者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进而致使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恢复。面对这种情况,相关的研究部门对病毒性肝炎检测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过对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可以使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为更好的治疗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检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2
前言:全世界至少有600万人是病毒性肝炎的携带者。中国约有2亿人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和相关疾病。当免疫反应异常并导致肝细胞损伤时,长期的自身免疫现象可导致恶性肝细胞转化,导致病毒性肝炎,并且可能发生一系列异常参数,例如血小板和血液凝固因子。会致使多器官功能出现异常,肝脏功能损伤加重。
1 传统病毒性肝炎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明确肝炎的诊断名称
临床上,排除法通常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肝炎”。也就是说,“原因不明的肝炎”的症状通过各种已知的肝脏疾病治疗,例如各种现有的检测方法或历史数据。通过数据统计,“未知原因肝炎”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国外数据。由于中国治疗开始延迟,检测率异常,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率低,中国“未知肝炎”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没有明确发病机理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治疗,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不好的影响。
1.2 检测医护人员的能力不足
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一,对病情的把握尺度也大不相同,不同的医疗人员在对同一种疾病进行诊治时,也会出现诊断结果不同的现象,十分容易出现病情误诊的情况,如此以来对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查员缺乏责任或技术层面的弱点,误报结果并不常见。还有一个事件,其中“肝炎未被解释”的诊断仅通过具有负免疫指导的检测报告进行。该公司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行为是对企业的不负责,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因此加强对医疗器械检测的人员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使相关医疗人员懂得相关医疗知识,能够对产品的检查尺度拿捏到位,不至于同样的产品,审批结果不同,导致生产的产品不能够大规模统一应用。
1.3 医疗器械无统一指标
使用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检查是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疗器械的准确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对患者的医治效果。而在相关企业开办时审核部门只对其进行审查,它不检查生产过程和测试测试记录,很难反映医疗器械质量的整体质量。在目前的企业生产许可制度下,操作上存在差异。公司必须先获得生产企业许可证才能获得商业和工业企业许可证。检查生产企业许可证需要生产要求,但企业在无工商营业执照时实际无法购置设备建立生产条件。这样也给医疗器械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也影响到医院的工作效率。
2 解决病毒性肝炎检测相关问题的措施
2.1 规范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手段
肝炎病毒的检测主要涉及病毒免疫标记物和病毒基因的检测,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常用各种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该方法操作简单,实验室要求不高,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由于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没有办法去普及。尽快、尽早规范病毒性肝炎诊断试剂和诊断方法需要相关行政部门们的参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检验误差。国家卫生服务部门将尽快取消PCR技术的应用,并结合“节约”和“阻断”,避免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方法.PCR是一种高科技检测方法,在某些地区不能被其他药剂替代。尽管基于核酸杂交的bDNA技术可用于检测HCV基因组,但该技术的灵敏度不高,并且该技术易于错过诊断。该技术也来自国外,入门价格相对昂贵,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高额的检查费。利用PCR进行高灵敏度定性检测,可明显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水平,降低“原因不明肝炎”的诊断率,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时合理就医。
2.2 加强肝炎专科医生临床基本功培训
临床医生对肝炎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诊断准确率。药物性肝损害是一类重要的常见肝病,临床上某些医生对药物肝损害的潜伏期认识不足,询问病史时忽略了3-6个月之内的服药史,因而造成漏诊,延误了患者疾病的治疗。所以诊所也应该了解测试的常识,不应该相信实验室测试结果,特别是在根据仪器的测试结果进行“无法解释的”肝炎诊断时,应该在进行判断,因为病毒性肝炎抗体的阳性率尚受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影响。在这类情况下,导致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清晰而且少数患者抗体滴度比较低,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诊治结果,这就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医生有自主的判断能力还要有随机应变的本领。
2.3 优化医疗器械的质量体系
要使用更先进可靠的医疗器械,就要从根本上做起,及时对相关医疗器械进行正式的质量体系审查。当产品尚未推出时,其产品设计理念的质量将对未来的应用进行评估,以确保使用醫疗设备,这也将避免公司过度损失的问题。关键在于医疗器械是多学科产品,不同学科的质量体系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医疗器械的质量体系应该与其余学科应该分开。当新公司注册新产品时,应该有一个新的质量体系来限制产品的质量,然后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而不是在公司成立之后再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审查。
结语:在肝炎过程中,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与细胞增殖和分裂相关的核仁成分上。在临床治疗中,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病毒性肝炎通常用干扰素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再进行肝病的检测,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很好地降低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众多医生的研究努力下,肝病的提前检测为医生对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恢复做好了基础准备。在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之后,会有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陈景芬,郭春梅.浅析病毒性肝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96-97.
张玲,李文娟,安倍莹等.凝血常规在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0):1567-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