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店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四则运算”

2018-01-19张红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变“知识导向”为“行动导向”,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变“有痕教育”为“无痕教育”,减少心理疏导的阻力;变“快餐式”教育为“农耕式”培育,革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变“独舞”为“组合拳”,发挥乘数效应,开创“心”天地。

【关键词】心理健康 四则运算 行动导向 无痕教育 乘数效应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206-02

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青春期健康成长。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1] 也是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目标具体要求之一。这对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式,开创“心”天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班级管理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变“知识导向”为“行动导向”,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说教式的灌输,警察式的“命令”,塑造出来的常常是“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剥夺”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我生成,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适性,这样也容易触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使受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及建议而怀“恨”在心,教师与学生之间“伤害和受伤”[2]的关系尤为突出,学生逆反心理之结难以解开,“孩子苦,教师累”的困境象幽灵一样,缠绕着自己,无法摆脱,经常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说:“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做”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粘合剂;“做”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理和行为实体化的过程。在“做中学、做中教”,变“知识导向”为“行动导向”,让学生的身心在“做点事儿”中得到体验、受到刺激、获得启示、建立共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生成能力,修正自己的心理。

众所周知,中职生中绝大多数是中考落第生,是差生的代名词,是“知识导向”的不适应者。但是,他们渴求存在感,有成功的欲望和冲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名男生,当老师批评教育他时,态度傲慢,盛气凌人,不给任何人留情面,不服管,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自我感觉什么都会,什么都行。为了好好“教训教训”他,我特意布置一些任务来考验他,并因“势”利导。一次,在分发校服时,我让他全权负责,从领取人签字到分发登记、服装大小的调换等各个环节,在“做”的过程中考验考验他。不料,问题如期而至,只见他在厂方单据上签完字领下已打包好的班级服装后,一走进教室,就把刚刚领回的校服翻了个底朝天,直“冲”着自己的校服,一旁的其他同学也“趁火打劫”,找好自己的衣服后就各自走开了。过了一会,一同学向我报告,“老师,我的衣服没有。”少了一套服装?经查,这位同学的服装被别人拿错了,幸好没有少。这时,我感觉到教育的时机到了,就把这位男生叫了回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觉得发放衣服时,不妨可以这样做……”他听后,连声说:“是的,是的,老师说得对。”非常服气地接受我的教育。就这样在一次次地要求学生“做”的过程中,增加其内心的情感体验,不断强化其内生力,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断地搭梯子、指路子,也是“教育學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自己教育自己”另一种诠释。

二、变显性的“有痕教育”为隐性的“无痕教育”,减少心理疏导的阻力

教育之美在于无痕,无痕的心理教育是一种方式、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和境界。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那你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

1.巧借格言名句,语言感化无痕

中职生大多都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譬如上课爱讲话,老师经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维持课堂纪律。为了改变学生这一陋习,围绕少说主题,搜集了许多格言名句,如“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静水流深智者无言”、“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只言片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愚蠢的人用嘴巴说话”、“心好嘴不好,荣华富贵折去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等,以“每日一语”的形式写在黑板的左上角,并要求学生摘抄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每次上课前老师带着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对那些上课爱说话的同学,单独请他(她)读一读、说一说,营造一种少说多听,乱说可耻的心理暗示。巧用格言名句,将生硬的话增添一些色彩,有利于师生间沟通,增强心理疏导效果。经过一年的班级管理实践,课堂纪律得到了显著改善。

2.引入行业企业文化,营造灵动空间,文化熏陶无痕

管理大体有人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层次。人治,有为而治;法治,有为而冷治;文治,无为而乐治。引进行业、先进企业文化进班级、进课堂、进实训室,构建特色专业文化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准职业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暴脾气”的学生心理疏导过程中,我结合酒店专业,常常这样对学生娓娓道来:“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情绪。我们选择了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习,毕业后打算在酒店业打拼一番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但要知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客人,有你不喜欢的,有性格暴躁的,有知错不认错的,有蓄意刁难、处处添堵的……试问:如果遇到这类客人你会怎么办?是怒目横眉,以暴易暴,还是以牙还是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显然,在现实酒店服务与管理中这些都是万万不行的!是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大忌!因为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我们无法去选择客人,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与此同时,我还在教室墙壁上制作张贴了丽嘉酒店集团员工的座右铭——“我们是为淑女绅士服务的淑女和绅士”和挂图“绅士淑女仪态图”,在班级组织建构中引入“酒店管理模式”,设立了前厅部、康乐部、客房部、人力资源部、质检部等六个部门,与酒店业零距离对接,营造专业文化,提高职业素养,让学生感受到,不是老师要求我怎么样,而是酒店业工作需要我们应该这样,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行胜于言,行为示范无痕

当晚自习要求学生阅读时,陪伴着学生一起,与思想共舞,不游离于学生之外;当教室地面有垃圾时,俯下身子,亲手将垃圾捡起放进垃圾桶,动口也要动手;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不吸烟、不喝酒的,绝不能叼着香烟,酒气薰薰地走进教室,面对学生,言行不一……教师事事无小节,教育处处皆沟通,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率先垂范,学生会在耳濡目染之中,正面地、间接地接受着教育,改变着心态。

三、变“快餐式”教育为“农耕式”培育,革除急功近利的思想

快餐、快递、快车、快艇、快照……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越来越“快”。然而,教育与其他行业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教育是农业,需要顺应天时,精耕细作;需要一种春风化雨、陶冶浸润的过程;是一种“慢功夫”,需要三分教七分等,“欲速则不达”。若仅凭一两次教育与批评就能给“后进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不可能的。就如同快餐一样,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人们却很难对急食的“食物”进行充分的过滤,造成消化不良。为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犯错误是一种成长方式。每个人都想少犯错、少出错,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处于青春的孩子容易出现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应根据错误的性质和特点,全面理性的分析、把舵,给予必要的惩戒以外,更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为学生的成长留足自主反思的空间,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严慈,感受到老师的各种要求是更好地保护他(她)不爱伤害,促使其自觉自愿地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2.把握好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Moments of Truth,MOT)[3],指的是顾客与企业资源及员工接触的时刻。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北欧航空公司前总裁詹·卡尔森创造提出;詹·卡尔森把顾客与企业各种资源发生接触的那一刻看作是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时刻”,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让关键时刻成为客人满意而难忘的时刻,从而将一个连续亏损的企业扭亏转盈。

班级管理中有许多时刻往往都能成为学生难忘的关键时刻,增进师生之间理解和信任,如学生成功时一次及时的祝贺,学生生日之时、生病不舒服时的一次亲切问候,特殊事件的处理,重要活动等等。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资源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花兒并不都在春天开放,夏有荷,秋有菊,冬有梅。孩子们的心理疏导不可能一蹴而就,中职生更是如此。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的“是”与“非”,静候“花开”。

四、变“独舞”为“组合拳”,发挥乘数效应

心相通,一通百通;心不通,无动于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架构师生心灵之桥,坚持“行为导向”,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实施“无痕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防备心理和心理阻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坚持“农耕式”培育,革除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打好心理健康教育“组合拳”,综合施策,互补互济,发挥乘数效应,在尊重生命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帮助生命自然的成长和完善,呵护好心理健康,塑造完善的心理素质。

另外,要建立一个由德育主管领导、心理咨询师、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优秀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智养千口,力养一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智慧和艺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在“占领”学生的心理思想上不主动、不作为的话,那么,我们将被学生的情绪所左右,将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维持今天和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演好“四重奏”,做好“四则运算”:做好加法,“做”中“学”,“做”中“教”;运用好减法,大道无痕,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摩擦力”;做好除法,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除去急躁心态,给足时间,留足空间,让“心”绽放;做好乘法,多措并举,找出心理健康教育最大公约数,发挥乘数效应。从“心”出发,创出一片“心”天地!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2]蒋黎欣,苏志勇.《用生态理念烛照学生热爱语文之情》, 《学园:教育科研》, 2012(9):13-14

[3](瑞典)卡尔森.《关键时刻MO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红华(1973-),男,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