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探究

2018-01-19丁亮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职业能力辅导员

丁亮

【摘 要】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不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高校党委和辅导员自身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辅导员,需要调节职业心态,潜心育人;坚定职业理想,立德树人;提升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职业心态;职业理想;职业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大学既要实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要实现教师的发展。辅导员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辅导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应有之义。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的感受。[1]

一、当前一些辅导员职业幸福不高的原因

当前,一些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并不高,这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部分高校辅导员建设偏弱,这主要体现在,有的高校口头上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但落实在行动上的少,有的高校没有将辅导员服务建设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有的高校通过压缩辅导员编制以便增加专任教师的编制;有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待遇还比较差,福利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这些外部因素导致了一些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不高,归属感不强。

二是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特点造成了社会认同不高。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其他师生员工看来,辅导员既不是教师,又不是干部;职业的复合性容易造成角色内部的冲突,这种冲突造成了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否定,认为自己好像正如学校其他师生员工的看法一样,辅导员就这样陷入了“职业尴尬”,在家长看来,高校辅导员似乎更像是保姆,承担着对学生的监管、生活起居的照顾,且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时,家长责难的第一人便是辅导员;当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辅导员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但很多辅导员都没有这些知识背景,工作中也没有系统学习这些知识,此外在实践中,辅导员本应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事务缠身、专业化路径不明确。当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上作出了尝试,例如将辅导员专业方向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等方向。

三是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偏弱的问题。首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是一份忙碌而又清贫、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选择了就应该坚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极个别辅导员入职时的动机不纯、期待较高,期待和现实的差距,导致了极个别辅导员有失落感;其次,个别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极个别辅导员不能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最大职业价值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调研时说: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具体到辅导员,如果辅导员带的学生能在自己的教育下,能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本领,又是何等令我们骄傲和自豪呢。最后,部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还不强,少数辅导员的在面临事务性工作较多、教育成效显现比较慢的工作,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较大,造成了疲于应付、被动应付和消极应付的工作局面。

二、提升辅导员幸福感的途径

高校党委进一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高校党委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站在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深刻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2017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的要求,严格按照师生比1:200的配比配备辅导员,严格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的晋升机制,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制定保障政策,落实有关工作待遇,为辅导员安心育人、潜心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除了高校党委重视外,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还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这一点也很重要。一是调节职业心态,淡泊名利,潜心育人。“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说的是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目前辅导员工作的物质回报还不是很丰厚;“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说的是辅导员面对的部门比较多,事务性工作杂,工作量大。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心态,辅导员很难产生职业幸福感。如果过多的追求物质回报,显然辅导员职业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如果追求升官升职,辅导员工作也比较难满足,如果仅仅将辅导员工作当做是谋生的一份工作,那么这样的职业心态的境界还比较低,应当将辅导员工作当做一份事业,去追求,这便是高尚的职业心态。如果辅导员的心态是失衡的,认为自己付出比回报多,认为自己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一线,听命于各职能部门调遣没面子,那么职业幸福就无从谈起。调节职业心态,就是要乐观的看待问题和矛盾,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是坚定职业理想,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制度自设立之日起,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辅导员和一些国家的学生工作有着鲜明的区别,这主要是政治性的区别,它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国内辅导员比国外学生事务官等学生事务工作者多的工作职责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形势政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可能有个别辅导员对此还颇有微词,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多、思想参差不齐,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反华势力的重点工作对象,因而从社会安全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来深刻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就可以坚定职业理想。其次,辅导员和一些国家的学生工作还存在着工作主动性的差别,国外学生的主动性强,学生事务官等工作人员只需要接到学生在学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求助信息时进行指导和帮扶即可,而在国内,受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主动性较差,这就需要辅导员主动参与和介入到学生的成长中,虽然过度的参与和介入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但是没有辅导员的主动参与和介入,学生的健康也无从谈起。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国家有需要、学生有需要,这表明辅导员职业是被社会和国家需要的职业,辅导员要堅定职业理想,要贯彻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立德树人,把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是提升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做令学生终身难忘的辅导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复合的,主要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教学授课能力、动手实践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选拔的角度看,辅导员就是从具备学生工作经验、政治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干部中挑选的,这说明辅导员的职业门槛相对较高,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尤其是通过学生工作实践来提升能力,但同时辅导员还要避免经验主义,不能将经验作为首位的参考依据,而是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具体分析。辅导员要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自觉主动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弥补短板,对于有些短期内就能提高的短板可以短期内提高,对于一些短期内难以提升的问题,需要辅导员花大力气解决。除此之外,辅导员不仅要有理性的思考,过硬的本领,还需要具有仁爱之心和人文关怀,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真心实意助力学生的成长,用爱浇灌学生、启迪学生、铸就学生,做学生终身难忘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需要高校党委的重视,更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只有辅导员感受到幸福,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莲.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自觉与自为[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职业能力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