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2018-01-19焦艳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焦艳芳

【摘 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养家糊口而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孩子寄托在农村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叔伯、叔婶家,致使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其各方面的条件非常有限,管理力度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就等于关注农村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缺失教育;加强教育

留守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便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和母爱,这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难免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他们原本美好的童年生活也会留下一片片阴影,下面我就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也就是说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务工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1)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许多监护人多采取溺爱、迁就、放任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较少。

(2)祖孙辈由于年龄差距大,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观念不一样,老人对孩子也是不敢管或不会管,致使“留守儿童”几乎处于毫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便助长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等叛逆心理,呈现“代沟”明显,相互沟通难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孩子,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让孩子们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儿童”,着实感到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也就是“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子女,监护人在教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顾虑,不敢进行严格地管教。这样的情况,也让上代监护大多数管教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的任性和逆反。而对于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理解和认识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加之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管教的情况,即“留守儿童”被外出务工的父母托付给亲戚管教后,没多久亲戚因打工等原因外出,再次将孩子转托给另一个亲戚管教,几经托付的孩子几乎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父母又不在身边,这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常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行为偏差和社会矛盾。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自身学习影响

据调查,目前农村在校的中、小学生年龄都在六周岁到十八周岁之间,正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品质,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乡镇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多数是一年回家一两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可能给孩子很好的教育。平时虽然常用电话联系,但很多孩子都是在通话时一一答应父母的要求,自己做事时却常常忘了父母的嘱咐,有时玩过头忘了学习,有时和同学做了坏事而无人管教。孩子有学习下降或是有不良行为,也得不到严加管教。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读过一些书,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一些教育方法,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便利。而有的父母就没读过书,就不会和孩子很好的沟通,这样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便。但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三十到五十这个年龄段,正是壮劳力,大都在外务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教育孩子的重任偏离到祖辈肩上,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空白,这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有些父母因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并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而有一些父母却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认为“能读书就读”,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得“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对于父亲外出务工,而母亲在家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于母亲得承担家庭内外的全部劳动负担,不仅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干农活,由于个人精力的不足,不能耐心管理孩子的学习,有些母亲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帮不上孩子什么忙,这便导致了“守留儿童”学习跟不上。在家访中,我们经常提醒学生的父母:如果他们都外出,则要更注意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时间不能相距太久,原則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目前多数农民家长因受“打工潮”的影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的职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对于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孩子来说,由于隔代监护,监护人年龄大,自身知识、健康状况等局限,导致孩子的学习更成问题,由此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跟不上,由于对学习没有信心而破罐破摔的现象极为普遍,作业不认真、迟到、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

针对以上这样问题,我认为: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担任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使其父母安心的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习的监护。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