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2018-01-19钱雪萍
钱雪萍
【摘 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别出心裁地导入新课、改进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学习以及及时反馈都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探索实验;学习主体
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一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物理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
二、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物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得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很少。虽然在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很难实现。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重视,这种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评价与交流。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用铅笔和手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如:用嘴对手背“吹气”探究“蒸发吸热”、用嘴对手背“哈气”探究“液化放热”;用两手掌摩擦感觉发热探究“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掌分别轻压和重压在桌面上并拖动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来进行实验,比运用实验室中器材做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绝不可以越俎代庖。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五、课堂内及时反馈
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练习与反馈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课堂练习与反馈的意识。反馈训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要素,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习即时反馈,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某些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题目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統,成为一个流程通畅的回路。
综上所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