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探讨
2018-01-19余芬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是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主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合理规范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所谓“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与学生沟通表达方面的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现目前,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件关键而又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他们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但是缺乏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因此实践能力尚且不足,教师只能把课堂当做实践的场所。有部分老师本身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他们对职业教育的理念、手段和方式方法了解少之又少,所以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双师素养”的培训,对于组建一支有深厚素养、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迫切要处理的问题。所以,对于培训体系方面,即从体系的架构分以下列四点展开讨论。
1. 让高职教师去进行教学理念进修。选派少部分教师,组建一个小型的学习团队到国内外先进的高职院校培训参观和考察学习,借鉴其科学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和具有创新手段的高职院校以及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区域规划上进行纵横比较。认真总结、探讨,最后取长补短。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给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带头人、专业领域骨干教师提供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培养的机会,把国外成熟且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进行对比,并用于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完善教育方式。
2. 重视高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横向技术咨询服务。鼓励并支持中青年专任教师、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体制,尤其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及业余时间或者采取连续数月脱产到企业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并能给予一定的职位补助。教师顶岗实习的履历将被纳入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之一。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将公司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工艺等要求进行学习和研究,回校后能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定岗实习教师同时将公司的实际生产进行密切联系,增强老师们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创造水平。这也有益于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当然学校也会有专门的部门,不定期到这些定岗实习企业(公司)进行检查。
3. 增进在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之间的联系。可以在校进行几门课程的试点。实行同一专业由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一线工程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聘用行业内公司的行家作为企业的专业带头人,而高职院校聘用企业的技术型精英来当兼职老师,由他们共同完成试点专业的授课内容。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对实操指导、企业文化部分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学校和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目标。
4.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导师制度。即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的技能方面。经过老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引,进行校内外实践单位的顶岗实习。还可以组织师生一起参与各种技能大赛,来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把比赛、实践运用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教师对学生一一指导,不但学生得到训练,还能使老师的指导水平有所提升。
二、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它的核心与职业教育改革宗旨:加快促进专业建设步伐,为更好地融入社会需求,课程内容、专业方向的设定与职业标准要求紧密联系,把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下面将从这3方面展开叙述。
1. 要想使学校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紧密连接,高职院校首先要调研并分析当地产业链结构情况,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合理设置专业才能满足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适当地调整专业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化。今后衡量专业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否融入地方产业,专业设置也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质量的重要指标。关于“双师型”师资建设核心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要让“双师型”人员完成学习培训,则要做以下几点。
第一,“双师型”专业带头教师应了解当地的支柱产业,熟悉当地产业结构,再根据专业所属行业对人才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一味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更新和改革。第二,专业带头人要积极深入到企业内部,及时把握行业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技能、新方法。通过对企业深入了解,咨询目前企业岗位需求,掌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回校后根据企业需要来设置课程,进而培养人才。专业带头人必须要在相关专业行业企业锻炼一段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熟悉各专业所需岗位,经过实践才能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建设实训基地,为学院和系部的专业发展出谋划策。第三,专业带头人经常要走进企业,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变化,才能实时调整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满足企业岗位所需,确保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衔接。第四,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库并让学生使用。资源库创建可以依照年级、专业、课程分为多个层次,也包括技能等级证书、各种技能大赛、校企合作与就业服务四个部分。它的内容有教学计划、教学录像、过程考核、产品案例等。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来促进教师教学多方位发展,完成“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能促进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及微课等信息化建设。
2. 专业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对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过程中使各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之间的对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双师型”人员首先要明确相关要求。即要具备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决定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企业内部制定的工作岗位制度。“双师型”教师要想了解并熟悉企业岗位标准,只有先学习相关的行业标准,进入该行业进一步了解生产技术岗位,对职业标准进行学习并实践。第二,“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使用职业标准。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是直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因此,教师除了要熟悉相关的岗位职业标准,还要把它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把职业标准融入到教学中去。需要说明的是“双师型”教师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的过程实际就是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一体化(岗位进教室,教室当企业)的教学过程。第三,“双师型”教师人员要善于把职业标准结合起来。高职教师进行专业课程整合开发的依据就是国家或企业所制定的岗位标准。在实践教学環节,老师要参考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项目化教学,找到职业标准来制定相应课程、知识架构、技能和素质目标。
3. 要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衔接起来。众人周知,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出的,那么科研工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利用实际生产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完成教学和生产相结合,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首先,专任教师须具备“双师型”条件,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把学校模拟成车间,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简单操作。这就需要教师先要熟悉生产过程,还要利用好校企合作,在校内外建设实训基地。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施模拟教学,使学生可以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生产的真实性,从而降低教学成本,减少了真实设备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双师型”队伍是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群体。他们既要让学生在这新时代,实现核心职业能力所具备的培养方案,更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自身能力及操作素养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高更精的技术型人才。
本文主要从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企业一线的主力军,未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愈发紧密。要建设并实现更专业的职业教育团队,毫无疑问高职院校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以后的发展会更加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让他们在高职院校发挥重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3]田光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海外职业教育,2010.
作者简介:
余芬,江苏省常州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