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18-01-19杨平章
杨平章
【摘 要】当前,科技进步与教学体制改革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辅助工具。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也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运用策略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机械,对于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束手无策,也形成了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教師要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辅助,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为学生呈现一堂高效生动的数学课。那么我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浅谈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直接决定了教师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让课堂更加活跃。比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在讲解函数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引入当前的热点事件,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够知道其中所蕴含的函数知识,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下一步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再对理论知识进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函数知识的图像直接演示出来,同时借助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像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并且借助直观的图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这样的方式,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讲解抽象难懂的知识
数学是一门知识具有抽象性的严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引入多样的素材,让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比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动点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难点知识。于是在讲解动点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系统直接将二次函数的图像显示出来,学生能够有效地从中获取解题信息。而学生之所以难以理解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对动点的多种情况难以考虑齐全。那么现在,教师可以直接借助信息技术,将这样的图像活动起来,将原本习题中不会动的点真正的“动”起来,并且依靠直观的图像将各种情况分析出来,真正做到将习题中的多种情况一网打尽,克服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依靠信息技术高超的成像系统,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3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长远学习奠定基础。于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挖掘难点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就以二次函数应用题为例,这类题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要运用题海战术过分压榨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解题模型进行构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了解其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轻松地绘制思维导图,让解题流程更加清晰,方便解题模型的构建。最后,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习成果高效地总结起来,进行沟通交流,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4构建高效的学习平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平台。比如在课前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分享有用的预习资料。学生在学习有关于圆的知识时,由于其中涉及到很多定理,如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混淆的情况。于是,通过预习可以理解这些定理的内涵,并且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依靠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进行高效学习。而在课后学习阶段,教师也不再对学生布置题海练习,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收获更加宽广的数学知识。在学习函数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探讨,从中了解函数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后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初中数学教师在改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优势,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到科学的运用策略,让信息辅助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郑洁,王光明.《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述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endprint